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9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00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212篇
内科学   546篇
皮肤病学   148篇
神经病学   306篇
特种医学   3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83篇
综合类   2921篇
预防医学   509篇
眼科学   1661篇
药学   1089篇
  6篇
中国医学   546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730篇
  2007年   834篇
  2006年   887篇
  2005年   996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眼科手术无论是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复位等内眼手术,还是泪囊摘除、翼状胬肉等外眼手术,大部分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的,为了手术的顺利与成功,患者应该如何做好手术前准备,术后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2.
蛋白尿的非特异性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表现,是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危险因素,多数肾脏疾病与蛋白尿有关。近来,更加引人关注的发现是蛋白尿与肾病患者的肾脏生存率有直接关系,重度蛋白尿患者预后不佳,除肾小球疾病外,此现象也可见于非肾小球疾病,如肾盂肾炎、返流性肾病和多囊性肾病等。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也证实,各种肾病中蛋白尿的水平与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速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3.
谢扬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23-2524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73岁。因劳力性呼吸困难1年,进行性加重4个月于2005年10月31日入院。患者患2型糖尿病(T2DM)已10余年,近4年开始用“长效胰岛素”治疗(12U皮下注射,2次/日),但未监测血糖,亦未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患高血压4年,未规则治疗.血压一直在较高水平(170-220/50-80mmHg)。  相似文献   
34.
进行性延髓麻痹是延髓和脑桥颅神经运动核的变性疾病,为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类型.笔者从奇经论治,采用针刺配合肌萎灵注射液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前,翼状胬肉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传统手术方法的术后复发率可高达20%~70%[1]。为了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本研究自1996年5月至2004年6月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90例,102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0例102眼中,男性35例43眼,女性55例59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加自体结膜转位术防止胬肉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逆行将翼状胬肉头部自角膜上分离,向泪阜方向及上下钝性分离结膜及其下方增生变性组织,直至近半月皱襞处,全部切除胬肉。转位相邻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于巩膜裸露区。结果40例46只眼的翼状胬肉患者的角膜上皮、结膜上皮缺损区均在术后1~2 d全部愈合,随访8~16个月,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加自体结膜转位术简单易操作,并可较大程度地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7.
翼状胬肉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目前尚无一种公认经典的理论。为了能对该疾病研究情况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指导临床实践,为今后研究翼状胬肉的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该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的较新文献,对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8.
曹莉 《医疗装备》2006,19(4):44-45
本文报道了一例32岁男性具有6p24.3-pter缺失的病例。这名男患有眼前房发育异常所致的发育性阅读困难,有符合新近虹膜发育基因定位的悬雍垂裂和与6p远侧端有关的口面裂。另外该患还有进行性感觉神经性耳聋,因此致聋基因也可能定位于这一区域。我们推断一个典型的6p远侧端缺失综合征患者存在特异的面部外观,包括面部距离过宽,眼睑下垂,幔形嘴,人中平坦,腭畸形,耳朵异常,眼前房缺陷,进行性感觉神经性耳聋,心脏缺陷,腹疝,小外生殖器,运动性语言迟缓。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因子(rhEGF)对眼表上皮修复的影响及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肉的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40眼的翼状肉施行肉切除-羊膜移植术,术后随机分为(rhEF治疗组(20眼)和药物赋型剂对照组(20眼),分别观察两组角膜上皮愈合速度和结膜上皮覆盖羊膜植片的愈合速度,对全部患者随访3-12个月。结果rhEGF治疗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速度[(74983±1998)μm/h]显著高于对照组[(59372±17.197)μm/hP<0.01];rhEGF治疗组结膜上皮愈合速度[(36.584±7.888)μm/h显著高于对照组[(29.181±5.450) μmh,P<0.01]。随访全部病例未见复发,结论rhEGF可有效促进眼表上皮的损伤修复,羊膜移植为治疗翼状肉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