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78篇
  免费   732篇
  国内免费   293篇
耳鼻咽喉   212篇
儿科学   195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588篇
口腔科学   528篇
临床医学   2851篇
内科学   1027篇
皮肤病学   612篇
神经病学   337篇
特种医学   11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411篇
综合类   6250篇
预防医学   1402篇
眼科学   437篇
药学   2318篇
  30篇
中国医学   2916篇
肿瘤学   601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961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1395篇
  2011年   1438篇
  2010年   1330篇
  2009年   1282篇
  2008年   1744篇
  2007年   1623篇
  2006年   1595篇
  2005年   1773篇
  2004年   1283篇
  2003年   1161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774篇
  2000年   552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对对侧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对对侧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完全梗阻组(组1)、部分梗阻组(组2)和假手术组(组3),每组8只。组1、2分别行右侧输尿管完全、部分结扎,组3只显露而不结扎输尿管。术后4周处死,切除对侧肾。处死前尿路造影示组1、2兔均发生右侧肾积水。应用电子天平测定对侧肾实质重量,采用FITC-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对侧肾皮髓质细胞凋亡率。所有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周后,组1、2、3对侧肾实质重量分别为(3.96±0.20)、(3.47±0.19)、(3.20±0.21)g/kg体重,组1、2与组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肾皮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9±0.83)%、(2.17±0.79)%和(2.14±0.76)%,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肾髓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75±2.34)%、(11.82±1.40)%和(2.36±0.6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PJ梗阻4周后,组2对侧肾间质充血、轻度水肿,部分肾小管扩张,管腔内存在坏死脱落的物质;组1对侧肾改变更为明显。结论UPJ梗阻不仅引起对侧肾实质代偿性增生,同时还造成对侧肾损害。  相似文献   
32.
1方法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先使用OIYmpus普通ERCP管试插,成功后导入Willson—Cook公司长400cm,直径0.021cm,普通或超滑交换导丝,撤出ERCP管,沿导丝导入丹麦猪尾状引流管,撤出导丝,自引流管抽出胆汁后,撤出镜体,将引流管自鼻腔引出,牢固固定后接负压吸引。如ERCP管试插未成功,可使用Willson—Cook公司拉式或推式切开刀将乳头括约肌切开后再试插;亦可采用直插法,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直接将引流管插入胆道。  相似文献   
33.
带状疱疹 ,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骤然 ,以单侧簇集状水疱呈带状分部的皮疹、神经痛为特征 ,少数患者于皮损消退遗留性疼痛。我科从 2 0 0 0~ 2 0 0 2年收治带状疱疹遗留痛 32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年龄 4 3—70岁 :病程最短一个月 ,最长为 2年。多数经过西医治疗后 ,效果不理想。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局部围刺 ,夹前穴 ,患侧支沟、阳陵泉 ,2 2 操作 嘱病人卧位 ,暴露病发部位及所要针刺3 疗效观察本组 32例全部有效 ,其中痊愈 :疼痛全部消失 ,坐位、行…  相似文献   
34.
李强  张昱苹  谢东 《海南医学》2002,13(3):18-2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颞部疾病的检查价值。方法:对43例颞部疾病患者行常规CT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所获图像对比分析,并讨论HRCT的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结果:HRCT对病变的显示率及病变引起骨质破坏的程度,病变边缘,轮廓的显示均明显优于常规CT,尤其能清楚显示常规CT难以显示的中耳及内耳的细微结构,结论:高分辨率CT是颞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使用高分辨率CT对颞部疾病的检查给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35.
超踝夹板配合袜套悬吊牵引治疗踝部骨折关继超董福慧尚天裕陈力夯*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100700)*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医院(100700)我科自1990年8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了28例双踝和三踝骨折病人,采用手法复位,超踝夹板固定,配...  相似文献   
36.
改进投照方式及屏气方式的设计原理,从解剖特点观察,肋骨为弓状长骨,肋骨在胸腹部广泛的范围内其走行由后上向前下倾斜,呈弓状弯曲,其斜度依次增加至第九肋骨又渐减。肋骨的弯曲有其特征与胞壁肌肉附着及呼吸运动有着密切联系,摄影曝光时患者的呼吸动作,对摄影质量有很大影响。由于这些特定的因素,当肋骨骨折时断端呼吸运动改变而有变化,当深呼气时胸内压减弱,胸壁肌肉收缩,胸廓变小,肋骨弯曲度相对明显,此时肋骨断端肌肉牵拉不均,可造成骨折裂隙增宽而移位,从而易于暴露骨折线。同时我们采用使病人卧位投照体位,患者与台面…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UCHL-1、L26及EB病毒编码的潜在膜蛋白-1(LMP-1),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肿瘤的免疫表型及EB病毒转化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EBERs。结果:21例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EBERs5例阳性的(23.8%),其中给内淋巴瘤3例,肺和胃肠淋巴瘤各1例。阳性细胞约占肿瘤细胞的10%~70%。5例EBERs阳性病例中仅1例表达LMP-1,为结内淋巴瘤。结论: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可能与EBV的感染有关,LMP-1的阳性率较EBERs低。  相似文献   
38.
陈启波 《医学文选》2002,21(4):515-515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手段。在针灸临床中 ,根据病情辨证取穴进行施治 ,往往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笔者近两年来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 82例 ,其中 46例用辨证取穴 ,36例用电针进行一般治疗 ,两种方法的疗效有显著差别。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辨证组 :46例中 ,男 35例 ,女 1 1例 ;年龄最小 1 9岁 ,最大 73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1 5年 ,以 3个月以内者居多 ;腰椎退行性病变 1 3例 ,受风寒湿或感染所致的坐骨神经炎 1 1例 ,腰骶部软组织损伤 8例 ,腰椎间盘突出 6例 ,陈旧性骨折1例 ,类风湿性脊椎炎 1例 ,原因不明 6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治方法及其疗效。方法:34例肝门部胆管癌中,11例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切除,17例手术探查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6例非手术引流。结果:11例高位胆管癌扩大根治术治疗患者7例存活15个月以上,4例生存时间>18个月,其中2例已超过3年。17例外科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生存时间均<13个月,6例非手术外引流生存时间均<7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经行扩大根治术疗效明显优于外科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而外科非切除性内外引流优于非手术性引流。  相似文献   
40.
患者 47岁 ,因下腹部包块 3年 ,腹痛、腹胀6天 ,于 2 0 0 0年 1 0月 3 0日入院。3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下腹部包块 ,且包块逐渐长大 ,因无其他不适 ,一直未作治疗。 6天前 ,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腹胀、纳差 ,且大便秘结 ,经我院妇产科门诊以“腹部包块待查”收入住院。既往无重要疾病史。月经 1 55-62 8-3 0 ,经量正常 ,2 0岁结婚 ,G7P5,人流 2次 ,1 0年前安置节育环至今。家族成员无肿瘤及其他病史。入院体检 :生命体征正常 ,心肺未发现异常 ,腹部高度膨窿 ,可扪及一巨大包块 ,约 9+月妊娠大小 ,无压痛 ,活动差 ,肝脾未触及。妇检 :外阴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