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36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 基于“3年化疫”理论研究北京地区痢疾发病与3年前及当年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北京地区1970-2004年35年的痢疾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的统计学分析,探讨痢疾发病与3年前及当年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痢疾发病与3年前的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逐步回归方程的是二之气的风速,回归方程为Y=-260 768.31+113 844.99X2(2).痢疾发病与当年的气温和风速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逐步回归方程的是初之气的风速,回归方程为y=-175 561.65 +89 055.08X2(1).结论 痢疾发病与3年前的气候变化具有相关性,“3年化疫”理论可用于痢疾发病的预测.  相似文献   
72.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渊源符合《素问·热论》及其五运六气思想,包括了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经络辨证等。伤寒六经的传遍顺序是外感"寒邪"侵犯人体的传遍顺序,治疗遵循三阳可发汗,三阴可消泄的原则。其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方法和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对<运气七篇>中耳鼻咽喉科相关症状病机要素分析,比较与现代中医耳鼻咽喉科相关症状的病机要素关系.方法:对比分析耳鼻咽喉科症状在<运气七篇>中与<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材中病因病机之异同,更进一步分析相关症状的发病机理.结论:通过对比发现<运气七篇>中耳鼻咽喉科症状病机更加丰富,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时病论》从临床的角度对五运六气学说进行发挥和运用。尊崇运气学说的精神,以“时病”统称外感病,突出其发病的时相性特点;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外感病分类方法中,平等看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对外感病的致病作用,完善了外感四时六气辨证体系,并灵活运用运气学说指导临床实践,全书的理、法、方、药皆在彰显运气学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75.
《吴鞠通医案》为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吴瑭所作,所载温病、杂病皆有,所记案例时间甚详。内经五运六气,从时间气候角度探讨人生理病理变化的学说,以干支计岁,每六十年一个轮回。举吴瑭医案三例,致病因素都有五运六气成分,或主运或司天或客气,或一或二;从时年当值干支对照分析,容易得出其时气候环境主要特点和人体可能的生理病理状态;三案分析没有引入六气胜复,胜复就是六气之变,在运气学说临床应用上属于复杂的一面。疾病发生、发展时刻都在变化,胜复是运气学说在干支恒定基础上对变化的归纳,如掌握变的规律,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6.
目的: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天干岁运与北京地区180年实际降水变化是否吻合。方法:对北京地区180年降水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第一,按"十天干"、"五运"和"太过不及"模式将180年各自归类,计算出三种模式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值;第二,定性比较:三种模式的年降水量均值高于180年年降水量均值为湿,低于则为燥;第三,定量比较:由于三种模式的年降水量均值数据均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天干岁运与北京地区180年实际降水量变化相比较,定性吻合,定量不吻合,其降水量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支运气所推算出气候变化模式在定性(燥湿之性)方面是有意义的,但无定量(燥湿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7.
在《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大论中,非常详尽的论述了天象、气候、物候和病候之间的关系,从发病学角度,总结了运气七篇大论关于人体发病的情况,病症特点等,并结合古今案例加以阐释,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8.
通过分析肠风下血验案,阐述运气学说在临证中的重要性。认为对于肠风的辨治,可根据其运气特征,"岁金不及,从肺论治";运用整体思维,病在下者取之上,清肝以肃肺,养血而止血,予槐角丸、黛蛤散、胶艾汤治疗。  相似文献   
79.
苏颖 《吉林中医药》2014,(1):12-14,73
刘温舒,北宋哲宗文官朝散郎,任大医学司业。于北宋元符二年即公元1099年撰《素问入式运气论奥》3卷。该书阐述五运六气之理,解惑分图,推究五运六气的本源,是五运六气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传承五运六气之学、运用图表概释运气规律、引经据典阐述天地造化之理等3个方面的研究表明,《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是中医运气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其对于研究天地阴阳变化之理,探索自然规律的恒动性与规律性,解释五运六气经典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还有很多重要的观点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0.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阐述的丰富内容正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不单是在预测气象变化和推测某年疾病的大致流行情况方面,而且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论述病机并发展病机学说,指导临床用药,指导养生保健,都有其一定的价值。王兴臣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在中医文献和五运六气研究方面见解独到,并在临床上善于用经方治疗杂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