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2篇
中国医学   397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成长,其实就是一个跨越苦难的过程。彼岸虽然阳光芳草,瓜果鲜美,但到达彼岸的方法,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步一步走完脚下的路。这是你第一次和我促膝长谈,夜聊青春。坐在大冬天的暗夜里秉烛把话,的确别有一番诗意。话至情深处,不免伤感。我开始向你抱怨我的一切。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的时候,我连自己该做点什么,能  相似文献   
32.
从心理层面解读,王宝钏是个个性很猛的富家女。 看看王宝钏的另类人生路就一眼明了.那个时代,别的女人结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人要“抛绣球招亲”,不赌才貌赌运气,够猛!身为宰相女儿,她的两个姐姐嫁入豪门,偏她运气不好,一颗绣球单打中了穷小子薛平贵。就因为薛平贵是自己的绣球打中的,不管跟他有没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习惯,非他不嫁!甚至不惜与父母断绝关系,执意嫁入寒窑!  相似文献   
33.
呼婧婧  宫军 《河南中医》2014,34(1):144-144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分为腓深、浅神经,其位置表浅易受撞击、挤夹、压迫、冷冻等各种外界因素损害,也可因代谢障碍、结缔组织疾病和感染性损伤以及化学性损伤等引起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科宫军主任医师用运气针法配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4.
中医运气理论对于阐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依照五运六气理论认为丁酉岁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天气以燥热为主,‘寒毒’不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终之气,阳气布,侯反温,蜇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因此2017年的冬季气候反常,不少地区出现了高热难退,无汗,微恶风寒,咳嗽,而且病势凶猛,随经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口服退热药,病情无改善,更有甚者高热3~5 d仍不退,服用退热药物,方可退热,几小时后又再度高热,持续不降。病情发展迅速,患者体质急剧下降,以致蜷卧不起求治。依照运气理论,以丁酉岁终之气的具体气候特点入手进行辨机分析,丁酉之年终之气的气候变化,人体必然随之反应,入冬以来未下雪,气候干燥反暖,但是又天气骤变,忽冷忽热,致外感寒邪束表,秋燥之邪不得外泄内郁。把出现的高热难退,咳嗽,病情控制不良加以分析以及致病的特点,属冬季流感重症。以冬温辨治,应用葳蕤汤。葳蕤汤表里双解,即可透邪外出,又可解表散寒,退热迅速,体力恢复,临床疗效满意。虽然只治疗两例,但是患病发病地点不同,说明运气学说对于中医临床治疗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何艳 《新疆中医药》2016,(4):103-104
气乃构成人体、维持生命之基本物质形式,中医养生却病主要从调气养气人手。调气养气之法,除内服药物治疗外,尚有不少内内服药疗法。本文简述借方域时令疗养养气、凭气功运行运气、用针灸调气、以外源之气引气、以环境之气和气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6.
美国目前有超过2万例等待肾移植的HLA致敏患者,这些患者等待移植时间较长,接受移植率较低,病死率增加。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研究者对部分致敏患者采用清除供者特异性抗HLA抗体后实施活体肾移植的方案,并比较了该方案的患者存活率是否优于致敏患者继续等待HLA相合肾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手段,但是仅有25%的患者能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亲缘供者从而顺利实施移植。因此HLA单倍体相合移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移植后排异反应及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多能干细胞特性,输注后可重建骨髓微环境、促进移植后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DCAG)加HLA不相合供者外周干细胞输注治疗老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例老年初诊AML患者接受HLA不相合的干细胞输注联合DCAG方案:地西他滨15 mg/(m2·d),d1~5;阿克拉霉素10 mg/d,d3~6;阿糖胞苷10 mg/m2,q12 h,d3~9;G-CSF 200μg/m2,qd,d0~9。在化疗后第11天回输HLA不相合供者的外周造血干细胞,观察患者疗效和耐受性。结果: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62~82岁,一个疗程后6例均达到完全缓解,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个/L的中位时间为化疗后11.1 d,血小板恢复至20×109个/L的中位时间为化疗后12.5 d。无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耐受性良好。中位随访时间97 d(42~240 d),6例均存活。结论:HLA不相合供者外周干细胞输注联合DCAG治疗老年(包括70岁以上)AML患者,效果良好,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通过对3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移植治疗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方法分析,总结这类疾病有效治疗方案及预防方案.方法 3例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中2例为费城染色体Ph(+),在确定半相合供者后,给予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桥接治疗,缓解后接受亲缘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GIAC进行移植治疗,同时在移植后给予小剂量环磷酰胺(PTCY,14.5 mg/kg体质量)预防GVHD.结果 3例B-ALL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均获得了完全缓解(CR),其中2例达分子生物学缓解,1例达流式MRD阴性缓解;其中2例患者顺利接受haplo-HSCT,回输后均成功供者细胞造血重建,无严重GVHD,白血病疾病状态稳定.另1例伴有p.T315I突变的Ph(+)-ALL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短暂分子生物学缓解,但在移植准备过程中再次复发后失去移植机会.结论 CAR-T治疗后序贯亲缘半相合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效果良好;小剂量PTCY联合GIAC移植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GVHD的发生;CAR-T细胞治疗后短期再次复发的B-ALL患者目前仍然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derive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07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AA患者14例,按是否应用UCMSCs分为两组,单纯干细胞移植组7例,为亲缘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加UCMSCS组7例,为亲缘性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和UCMSCs联合移植。观察两组移植后造血重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其他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4例均获供者型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中位植活时间、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加UCMSCS组分别为移植后17(14~21)d、19(18~22)d,单纯干细胞移植组分别为移植后21(19~25)d、21(20~2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556,P=0.007;F=6.644,P=0.024)。a GVHD、c GVHD发生率加UCMSCS组分别为29%、43%,单纯干细胞移植组分别为43%、71%。14例经预处理后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仅1例出现肝静脉闭塞症状,经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4.5(6~74)个月,12例无病生存,单纯干细胞移植组2例因发生GVHD,应用免疫抑制剂后引发感染死亡。结论对SAA行亲缘性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和UCMSCs联合移植,可促进造血重建,提高疗效,明显降低GVHD发生率及相关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