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59篇
  免费   1224篇
  国内免费   463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417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641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8612篇
内科学   1289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347篇
特种医学   15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7448篇
综合类   15391篇
预防医学   2577篇
眼科学   267篇
药学   6004篇
  113篇
中国医学   2571篇
肿瘤学   249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999篇
  2022年   814篇
  2021年   1073篇
  2020年   1089篇
  2019年   1221篇
  2018年   538篇
  2017年   1022篇
  2016年   1085篇
  2015年   1226篇
  2014年   2545篇
  2013年   2613篇
  2012年   3216篇
  2011年   3299篇
  2010年   3191篇
  2009年   2894篇
  2008年   3122篇
  2007年   2725篇
  2006年   2443篇
  2005年   2425篇
  2004年   2003篇
  2003年   1711篇
  2002年   1277篇
  2001年   1030篇
  2000年   754篇
  1999年   617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476篇
  1996年   440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发生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就诊于我院首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对所取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74例,其中发生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患者15例,狭窄发生率为8.62%,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石长径、肾积水程度、结石嵌顿时间以及碎石次数与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长径、肾积水程度以及碎石次数是患者发生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肾积水程度较重、结石长径较大、预期碎石次数较多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发生狭窄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在治疗选择上应更加慎重,提倡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之外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自制气管切开导管封管帽用于长期气管切开病人的封管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需长期封管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自制封管帽封管,对照组使用自制消毒棉签封管,对比两组病人封管期间封管物因呛咳被喷出掉落的人均次数和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选择其中30例病人清醒时分别使用棉签和封管帽封管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其舒适度。选择30名操作人员分别使用封管帽和棉签进行封管操作,操作后让其对两种封管方法进行使用评价和选择封管方法。结果两组病人封管期间封管物因呛咳被喷出掉落的人均次数和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0例病人用棉签和封管帽封管的舒适满意度分别是90.3%和70%,χ2=5.45, P<0.05。30例病人和30名操作人员均选择使用封管帽长期封管。结论自制封管帽体积小,与气管切开导管衔接较好,装卸方便,不易丢失或掉落;既方便吸痰,又不易污染,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可操作性;可提高患者封管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容易规范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有效降低因气管切开所致的医院感染率,值得长期气管切开病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肛门后位马蹄形脓肿86例,均一次手术成功,全部治愈。疗程19-40天,平均22.5天。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随访均无后遗肛瘘及肛门失禁,肛门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994.
《现代医院》2015,(4):33-34
目的探讨早干预对感染性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麻醉后复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感染性上尿路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1 h乃未完全清醒患者40例,将这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干预组,干预时间为术后1 h)和对照组(晚期干预组,干预时间为诊断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时),对两组患者的脓毒症例数、休克例数、住院天数、后遗症数、死亡数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脓毒症例数、休克例数、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p<0.05)。结论早干预基本能避免感染性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发展成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明显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收治并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4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并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42例为对照组;对手术的结局、治疗转归、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统计,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6±0.5)h长于对照组(1.3±0.3)h、平均住院时间(6.3±2.8)d短于对照组(14.7±3.1)d,差异显著(P<0.05);所有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中并发症例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临床应用中取石效果显著,与开腹手术基本相同,虽需更长的手术时间,但创伤小,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对比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ess-RU)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1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予以MPCNL治疗,观察组予以Less-RU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肉眼血尿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MPCNL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Less-RU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肉眼血尿持续时间、返回工作时间显著长于Less-R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CNL组患者手术后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10例患者出现严重感染;Less-RU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予以Less-RU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治疗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在医院行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治疗的患者889例,对其术后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对于发生感染的患者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后情况等对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针对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制定预防对策。结果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共有92例,感染发生率为10.35%,不同手术方案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出血、术后疼痛、发生肾损伤以及结石残余是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治疗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其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为术后出血、术后肾损伤、术后疼痛以及结石残余,因此可根据以上因素给予合适的预防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5):5-11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用于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血清皮质醇及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实验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镇痛药物用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皮质醇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等参数指标。结果 (1)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镇痛药物用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 d,实验组患者的水平比较稳定,对照组患者水平变化较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术后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相似文献   
999.
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入40例女性膀胱结石患者均经尿道膀胱镜腔内取石治疗。本组报道女性膀胱结石40例,38例行B超、X线CT等检查明确,40例经膀胱镜检查确诊。其中19例患者首诊误诊。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膀胱镜经尿道腔内取石治疗治愈并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总结分析急诊输尿管结石的诊断要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我院近年急诊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共143例,记录并统计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3例患者,通过症状与查体定性诊断101例(70.6%),所有患者均检查彩超,诊断率69.9%(100例);83例患者查卧位腹平片,诊断率60.2%(50例);49例患者进一步查泌尿系三维重建CT(CTU),诊断率98.0%(48例),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率为90.2%(129例)。结论:作为泌尿外科最为常见的急诊,提高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水平极为重要。该病诊断需综合考虑患者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必要时可行多种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