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语言障碍对儿童的学习、社交甚至整个家庭生活质量形成巨大影响,在发展关键期内对语言障碍儿童给予及时、系统、有效地干预极为关键。目前我国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尚处于初创阶段,相关康复理论与方法缺乏系统梳理。语言康复训练实践中存在内容随机、策略非递进性及方法不明确性等问题。本文阐述了华东师大阶梯式儿童语言康复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和原则,为儿童语言康复提供简明的康复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792.
谈佳 《内蒙古中医药》2020,39(3):115-11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有语言障碍的10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30/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44/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临床疗效较好,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93.
2例主诉为"语言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的患儿就诊于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结合患儿的特殊面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分子遗传学结果,诊断为小脑发育不全。2例患儿分别存在RELN基因c.3712A>C(p.Asn1238His)和c.8051G>A(p.Arg2684His)复合杂合变异;c.3712A>C(p.Asn1238His)和c.6553A>T(p.Met2185Leu)复合杂合变异。  相似文献   
794.
1病例介绍1.1脑梗死引起的真性球麻痹2例病例1:秦某,女,42岁。患者以"吞咽困难、语言不利、饮水呛咳伴大量流涎2年余"为主诉来我院高血压门诊治疗。2006年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感觉麻木,随即出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795.
目的 分析临床上伴语言障碍的小儿脑瘫患者实施感觉统合训练法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6月伴语言障碍的小儿脑瘫患者50例为样本,采取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实验组,每组25例。采取常规方案及运动训练联合疗法干预参照组及实验组,在此过程中,实验组再联合采取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对实验组、参照组的语言功能改善、临床效果及口腔开合度改善情况实施讨论评价。结果 对比参照组治疗效果,实验组的语言功能改善有效性较高,肢体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改善良好,口腔开合度改善有效率较突出,二组评定(P<0.05),说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常规方案、常规运动训练方式干预伴语言障碍的小儿脑瘫患者的同时,实施感觉统合训练方案,使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运动平衡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796.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奖励法语言训练在孤独症语言障碍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将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奖励法语言训练,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行经颅磁刺激,两组患儿均连续干预3个月。使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对干预前后两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另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记录两组患儿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1例患儿,观察组脱落10例,有效例数30例,对照组患儿脱落11例,有效例数30例。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Gesell评分均有所升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评分更高(P<0.05);干预后CARS、ABC以及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期间均未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 相较于单一奖励法语言训练,联合使用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语言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97.
目的 探讨口部定位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治疗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言语语言障碍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口部定位治疗联合引导式教育,1次/天,40分/次,5次/周,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口部运动功能量表、Frenchay汉语版构音障碍检测表、语音清晰度量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构音情况、语音清晰度、语言行为能力,并采用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评定法(S-S)评估俩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构音、语音清晰度及语言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构音、语音清晰度及语言行为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为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部定位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能明显促进言语语言...  相似文献   
798.
目的 探讨SATB2基因突变导致语言障碍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2019~2020年确诊的2例SATB2相关综合征(SATB2-associated syndrome, SA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语言障碍的临床表型特点和诊疗进展,并复习文献。结果 两例患儿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主要为全面发育迟缓、牙列不齐和口语表达障碍,其中患儿2伴有先天性腭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1检测到SATB2基因新生杂合移码突变(c.1259dupA,p.N420Kfs*17);患儿2检测到SATB2基因新生杂合错义突变(c.169G>A,p.G57S)。两个基因突变位点均为既往未曾报道过的新变异位点。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分子遗传检测结果,2例患儿均诊断为SAS。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报道,86例SAS患者(包括本文报道的2例)均表现为接受性语言障碍和表达性语言障碍,91.7%的患者有牙列发育异常,36.0%的患者有腭裂。SAS患者大多是非语言交流者(66.3%),具有口语交流能力的个体65.4%表现出言语失用的特征。94.9%的SAS患者使用手势替代沟通,并且伴有喂养问题(73.2%)、进食吞咽困...  相似文献   
799.
目的 评估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第4版(WPPSI-Ⅳ)言语理解指数(VCI)与标准化语言评估工具的相关性,探讨VCI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保健科69例ASD共患语言障碍儿童和99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其WPPSI-Ⅳ量表VCI得分与梦想语言标准化评估(DREAM-C)整体语言、听力理解、语言表达、语义和句法的相关性。结果 ASD语言障碍儿童的VCI与DREAM-C听力理解(r=0.43)和语义(r=0.48)显著相关(P<0.05),VCI解释了DREAM-C总体语言得分方差变异的15.10%;正常儿童的VCI与DREAM-C听力理解(r=0.51)、语义(r=0.52)、语言表达(r=0.62)和句法(r=0.50)的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解释了DREAM-C总体语言得分方差变异的31.34%。结论 针对该研究人群,VCI指数可预测ASD语言障碍儿童部分听力理解和语义能力,由于纳入样本量有限,研究结论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00.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智能发育现状和特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因“不会说话、语量少及发音不清”在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生长发育和高危门诊就诊的2~5岁儿童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量表对儿童和带养人基本信息、发育史、家族史及语言环境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孤独症筛查、智能发育及构音障碍评估。根据智能发育适应性行为得分情况,将发育商异常组按照言语语言障碍主要临床表现分为孤独症、构音障碍及单纯智能障碍3组,对不同类型言语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智能发育分析,语言发育商分级后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言语语言障碍儿童适应性[男童(74.27±17.96)、女童(71.52±24.29)]、大运动[男童(86.95±15.54)、女童(82.52±19.33)]、精细动作[男童(75.25±19.03)、女童(76.33±24.78)]、语言[男童(56.99±18.44)、女童(58.24±19.59)]及个人社交[男童(67.81±16.41)、女童(70.48±21.48)]发育商比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