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81篇
  免费   3042篇
  国内免费   488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41篇
内科学   995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77篇
综合类   8907篇
预防医学   773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623篇
  26篇
中国医学   26952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584篇
  2023年   1878篇
  2022年   1388篇
  2021年   1939篇
  2020年   1500篇
  2019年   1456篇
  2018年   648篇
  2017年   1254篇
  2016年   1271篇
  2015年   1334篇
  2014年   2124篇
  2013年   1869篇
  2012年   2411篇
  2011年   2499篇
  2010年   2228篇
  2009年   1783篇
  2008年   2165篇
  2007年   1747篇
  2006年   1475篇
  2005年   1362篇
  2004年   1332篇
  2003年   1118篇
  2002年   932篇
  2001年   720篇
  2000年   680篇
  1999年   548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431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70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肾阳虚证证候特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索影响CKD肾阳虚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2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获得肾阳虚证组99例,非肾阳虚证组126例。总结肾阳虚证组症状、舌脉及兼证,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证候特征,运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肾阳虚证组、非肾阳虚证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尿葡萄糖、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生活习惯、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证候相关性分析。结果 CKD肾阳虚证患者高频症状是腰部酸痛、畏寒喜暖、精神萎靡、腰膝畏寒等。脉象以沉脉、细脉、弱脉为主,舌象中以白苔、暗淡舌、薄苔、腻苔为主。因子分析获得13个公因子分为5类,发现肾阳虚证患者症状病位在四肢尤以下肢为主、心胸、膀胱、肌表和胃部,病性表现主要是虚寒、气虚、水饮及血瘀。聚类分析可聚为11类,反映了肾阳虚证患者以气虚、血瘀和水饮停滞为主的舌脉及症状表现,证候体现病位特征集中在肌表、四肢、脾胃、耳窍、心神和膀胱等,总体而言病性表现与因子分析基本一致,一派虚寒衰弱表现兼有水饮、血瘀表现。频数分析也显示常见兼证证候要素主要包括气虚证、饮停证、寒湿证、血瘀证。与非肾阳虚证组比较,肾阳虚证组CKD 3-5期出现比例更高,肾功能尿素氮明显增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P<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尿蛋白定性等级明显提升。此外,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存在饮食偏嗜是CKD肾阳虚证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KD肾阳虚证症状表现在病位病性表现上均具有相应特征,其中医证型与其对应的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和尿蛋白等能够一定程度反映CKD肾阳虚证的证候内涵,生活中相关危险因素能够影响CKD肾阳虚证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2.
中医人十彰     
《光明中医》2012,(7):1433
一彰:尊师重道,谦虚虔敬,遵嘱用功,熟读经典,精心临证。二彰:关爱后学,悉心传授,有惑详解,有错必纠,衣钵真传。三彰:仁德为本,怜悯病人,认真诊疗,医患和  相似文献   
993.
缪彩伦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86-1887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急发性休克的中医护理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证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急发休克的中医护理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 分析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中医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自制流感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两次流感流行期间对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急诊科的流感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岭南地区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 852例流感患者按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分别进行四诊聚类分析,其中 304 例甲型流感患者聚类结果为:湿热证 107 例(35.20%),表寒里热证 121 例(39.80%),风热犯卫证 54 例(17.76%);548 例乙型流感患者聚类结果为:湿热证 141 例(25.73%),表寒里热证 240 例(43.80%),风热犯卫证139 例(25.36%);两种流感的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岭南地区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以多湿、多热为特点,单纯风寒证比较少。甲乙两型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存在差异,甲型流感患者湿热证多于乙型流感患者,乙型流感患者表寒里热证多于甲型流感患者。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观察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肝脏水通道蛋白SLC12家族的影响,探讨平胃散揭示湿阻中焦证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平胃散6.0、3.0、1.5g/kg剂量组,连续灌胃3天。利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水通道蛋白KCC1、KCC3、KCC4、NKCC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肠动力明显障碍,肠道吸收明显降低,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肝脏组织KCC1、KCC3、NKCC1含量明显上升,KCC4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平胃散组胃肠动力肠道吸收明显改善,Na~+-K~+-ATP酶活力显著增强,以平胃散1.5g/kg剂量组尤为明显,KCC1含量下降,KCC3和NKCC1含量明显上升。结论:平胃散能够减轻湿阻中焦证大鼠症状,可能与平胃散降低胃残留,促进肠道吸收功能,改善Na~+-K~+-ATP酶活性,抑制KCC1,激活KCC3和NKCC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王永志  刘阳  崔炎 《河南中医》2019,39(10):1493-1496
崔公让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可概括为湿热瘀滞、血脉瘀阻、脾肾不足,其发病之根为肾阳虚,因肾阳虚而致脾阳不足,五谷精微不得运化,流入四末,瘀而化热,则见红、肿、热、痛。崔教授认本病辨证关键在于分清标本虚实,把握关节肿胀疼痛与脾肾不足,此为"执两",而两者之间的联系即为"中"。崔教授将本病分为:湿热瘀滞证、血脉瘀阻证、脾肾不足证,以"执两用中"思想为指导,自拟祛痹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黄芪知母参七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两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5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肾脏疾病健康知识宣传,畅情志,适量运动,预防感冒;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保证每日总热量摄入,均衡饮食营养;积极给予抗感染、抗氧化及改善微循环等对症处理,禁输注白蛋白。对照组23例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1支/次,1次/d,皮下注射;卡托普利,12.5mg/次,2~3次/d;辛伐他汀,10mg/次,1次/d;以上药物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剂量。治疗组22例芪知母参七汤(黄芪30g,知母15g,地黄熟、构祀、黄柏、泽泻各12g,肉从蓉、三七、赤芍、丹参各10g),半袋/次,热开250mL冲服,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中医证候、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GHb)、尿微量白蛋白(ALB)、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ys-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α1微球蛋白(尿α1-MG)、肾脏体积、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9.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GLU、GHb、ALB、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Cys-c、RBP、尿β2-MG、尿α1-MG、RI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肾脏体积治疗前后两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黄芪知母参七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两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证素作为近年来证候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得到同行学者的普遍关注。同时,其发挥的作用可渗透和体现到中医理论的很多方面。此文中,我们结合证素的特征,就五脏与痰饮形成的关系(五脏生痰)当从五脏的功能特性加以分析这一命题,展开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