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5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64篇
口腔科学   528篇
临床医学   715篇
内科学   308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52篇
特种医学   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1篇
综合类   1858篇
预防医学   332篇
眼科学   125篇
药学   644篇
  14篇
中国医学   747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患者于2000年无明显诱因发现下腹部游走性包块,20年来多次就诊,未明确病因。2020年8月11日发现包块游走于左侧腋前,微创手术取出不完整白色虫体3段,用宏基因组学测序鉴定虫体,明确诊断为曼氏裂头蚴病。2021年10月21日经手术取出完整虫体,患者康复出院;随访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全身未发现新包块。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比较CAD/CAM氧化锆桩核与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上颌前牙区修复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52)应用CAD/CAM氧化锆桩核进行修复,研究组(n=52)应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比较2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术后1年内咀嚼功能优良率、抗折裂强度、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0. 38%,显著高于对照组75. 00%(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咀嚼功能优良率为96. 15%,显著高于对照组82. 69%(P 0. 05)。治疗后,2组的抗折裂强度指数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的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比于CAD/CAM氧化锆桩核,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中的修复成功率更高,患者咀嚼功能优良率更高,抗折裂强度指数水平及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水平均更好。  相似文献   
994.
随着对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龋病的治疗不应局限于对现有龋损的修复治疗,而应以龋病风险评估和龋损活跃性评估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恢复口腔微生态平衡,进而控制龋病进展和恢复患牙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采取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以高血压脑出血为诊断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传统组(33例)与显微组(33例),其中传统组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显微组采取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显微组与传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与78.79%,且显微组患者平均舒张压水平、舒张压水平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取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采用纹式终板处理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纹式终板处理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34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应用JOA评分评估手术效果,测量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评估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0~250(173. 33±35. 96)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378. 57±157. 77)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20(14. 71±3. 59)个月。随访期间X线及CT检查评估显示,所有患者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椎体再滑脱。JOA评分:术前为6~20(13. 27±2. 96)分,术后为16~24(21. 42±1. 67)分,末次随访为18~25(23. 69±1. 31)分,术后较术前、末次随访较术后均明显改善(P 0. 05);滑脱复位率:术后为80. 13%,末次随访时为77. 90%。结论纹式终板处理自体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研究青少年L5滑脱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分析不同类型滑脱的矢状面参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资料完整的青少年L5滑脱患者36例,男、女各18例,平均年龄14.1±2.5岁(10~18岁);按照Wiltse滑脱分型分为峡部裂组28例和发育不良组8例;按照Meyerding分度标准分为轻度滑脱组32例(Ⅰ度29例、Ⅱ度3例)和重度滑脱组4例(Ⅲ度2例、Ⅳ度2例)。在站立位全长脊柱侧位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其中滑移参数包括:滑脱率(slip rate,SR)、滑脱角(slip angle,SA);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骶骨平台角(sacral table angle,STA);脊柱矢状面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和矢状垂直偏距(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对比研究峡部裂组和发育不良组以及轻度和重度滑脱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点和相关临床意义。结果:峡部裂组SR=(13.7±8.1)%,PT=15.7°±8.3°,LSA=105.9°±11.8°,STA=102.8°±6.5°;发育不良组SR=(42.4±27.8)%,PT=34.2°±9.6°,LSA=78.7°±11.2°,STA=76.4°±9.5°;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滑脱组SR=(14.4±7.8)%,PT=18.1°±10.4°,LSA=102.1°±15.5°,STA=99.9°±10.8°;重度滑脱组SR=(65.0±19.6)%,PT=33.9°±11.1°,LSA=77.4°±6.7°,STA=77.7°±8.8°,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峡部裂组SA=2.6°±13.1°,PI=54.6°±9.0°,TK=23.5°±15.5°,LL=-53.0°±18.3°;发育不良组SA=11.2°±10.5°,PI=60.8°±14.5°,TK=21.5°±14.3°,LL=-45.3°±15.9°;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滑脱组SA=3.3°±12.6°,PI=55.3°±10.4°,TK=24.0°±13.1°,LL=-52.7°±17.4°;重度滑脱组SA=14.5°±12.8°,PI=61.0°±12.2°,TK=14.8°±3.7°,LL=-40.0°±20.0°,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L5滑脱中,发育不良性多为重度滑脱,而峡部裂性多为轻度滑脱。发育不良性重度滑脱容易出现矢状面失衡和滑脱进展,其脊柱-骨盆矢状面呈现躯干前倾,骶骨垂直和骨盆后倾的形态。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 了解江苏省曼氏迭宫绦虫宿主感染情况,为曼氏裂头蚴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19年在江苏省随机抽取9个县(市、区)作为调查点。各调查点随机抽取100名常规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曼氏迭宫绦虫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在野外环境中调查猫、犬等终宿主及剑水蚤等中间宿主曼氏迭宫绦虫感染情况。结果 江苏省9个调查点人群曼氏迭宫绦虫感染率均为0(0/900),血清抗曼氏裂头蚴IgG抗体阳性率为1.22%(11/900);中间宿主剑水蚤原尾蚴阳性率为0.33%(3/900),猫、犬等终宿主粪检曼氏迭宫绦虫虫卵阳性率为1.48%(2/135)。结论 江苏省自然环境中存在曼氏迭宫绦虫感染,应加强曼氏裂头蚴病危害和感染途径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