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7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耳鼻咽喉   251篇
儿科学   278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513篇
临床医学   1809篇
内科学   383篇
皮肤病学   439篇
神经病学   372篇
特种医学   10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64篇
综合类   3444篇
预防医学   391篇
眼科学   383篇
药学   1105篇
  10篇
中国医学   263篇
肿瘤学   39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16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747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648篇
  2003年   648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阴茎头难治性血管瘤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麟  魏艇 《医药导报》2006,25(5):425-425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阴茎头难治性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对10例经其他疗法治疗无效的阴茎头海绵状血管瘤患儿,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9例患儿接受1次注射后2~4周内肉眼观察瘤体完全消退,另1例接受2次注射后痊愈。随访6个月~4 a肉眼观察均无复发。 结论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儿童阴茎头海绵状血管瘤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创伤小,疗程短,恢复快,疗效好,适用于其他疗法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  相似文献   
22.
邓晓奕 《四川医学》2002,23(5):467-467
患者 ,男 ,33岁。因右侧鼻塞、涕血、头晕 2 +年。加重 6 +月入院。检查 :右鼻背及面颊部隆起 ,右上颌窦区压痛 ,眶下部外凸 ,右鼻腔内有大量粉红色新生物及坏死性物质 ,质脆 ,易出血 ;鼻咽镜查鼻后孔有粉红色新生物 ,堵塞整个鼻咽部。CT示 :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 ,破坏其内侧壁及眶底 ,突入鼻腔、鼻咽部。从右鼻腔取新生物病理检查示 :炎性坏死组织。在全麻下行右上颌窦根治术及右鼻腔新生物摘除术 ,术中见右上颌窦内充满新生物 ,呈粉红色 ,质脆 ,易出血 ,破坏右上颌窦内侧壁及上壁 ,尖牙窝处可见上颌窦部分前壁破坏 ,鼻腔、鼻咽部充满新生…  相似文献   
23.
^90Sr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们观察了利用 90 Sr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 35 0例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从 1995~ 2 0 0 0年确认为皮肤血管瘤患儿 35 0例 ,共 712处。其中男 186例 ,女 16 4例 ;年龄 1月龄~ 3岁 ,平均年龄 1.1岁。其中草霉状血管瘤 5 2 0处 ,鲜红斑痣 18处 ,海绵状血管瘤 39处 ,混合型血管瘤 135处。发病部位 :头颈部 341处 ,躯干部 12 9处 ,四肢 14 2处 ;瘤体面积≤ 4 cm2 ,4 6 0处 ;≥ 4 cm2 ,2 5 2处 ,治疗前均未经其他治疗。1.2 方法1.2 .1 制作正常皮肤防护屏 用玻璃纸把病变边缘描画出来 ,贴在 2~ 3mm厚的橡皮上 ,挖除病变形状…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联合鱼肝油酸钠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地塞米松术前肌注,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联合于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49例(联用组),并与单纯用5%鱼肝油酸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56例(单药组)作对照。两组均7d注射1次,3-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单药组有效率为86%,平均注射4次,疗程28d,联用组有效率为97.9%,平均注射3次,疗程为21d,结论: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及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比传统鱼肝油酸钠疗法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应用电化学疗法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新的方法,它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本文通过对49例应用电化学疗法治疗儿童海绵状血管瘤的护理,总结出护理体会.认为在护理过程中,应给予适合惠儿特.点的心理护理及全麻术后护理,注意加强手术部位的观察,强调对生长在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6.
27.
杨风林 《西藏医药杂志》2006,27(1):66-66,F0003
1病历摘要例1 男性,藏族,23岁。因右鼻腔间断出血,鼻背隆起4个月人院。检查:鼻背隆起,右眼突出,鼻腔内见粉红色新生物,质韧,易出血。入院后在全麻 控制性低血压下行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暴露肿瘤后以微波双针探头(功率60W,时间2秒)。在肿瘤周围行多点烧灼,再以剥离子及手指完整摘除肿物。术中出血约500ml,肿物大小为9×6×6cm,病理结果为鼻腔鼻窦血管纤维瘤, 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28.
1995—09~2005—09我们采用平阳霉素(pinyangmycin,PYM)、地塞米松(dexamethasonum,DXM)和鱼肝油酸纳(sodlum morruate,SM)联合瘤内注射(以下简称联合注射),治疗耳鼻咽喉部腔内血管瘤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9.
30.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误诊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病例报告 例1:女,2日龄.患儿因右眼下睑内侧包块伴面部出血45 h以新生儿出血症、右眼睑血管瘤收入院.查体:面部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右眼睑内侧可见约1.0 cm×1.0 cm×0.8 cm大小包块,呈青紫色,边界不清,质软.查血常规WBC13.3×109/L,凝血相APTT(S)50.90S,APTT(R)1.7,FIB4.609 g/L,疑诊为血管瘤,新生儿出血症.予静脉滴注青霉素、止血敏,3 d后面部出血点逐渐消退,右眼出现溢泪伴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右下睑内侧包块渐变红,并增大至1.5 cm×1.2 cm×1.0 cm,质变硬,排除血管瘤诊断,考虑为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换用先锋霉素Ⅵ静脉滴注及下泪小点注入0.1 ml,肿胀区外敷樟姜膏,1周后红肿消退,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