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96篇
  免费   2238篇
  国内免费   1963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348篇
妇产科学   221篇
基础医学   1512篇
口腔科学   211篇
临床医学   6881篇
内科学   3502篇
皮肤病学   213篇
神经病学   670篇
特种医学   7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585篇
综合类   14382篇
预防医学   2286篇
眼科学   168篇
药学   8532篇
  59篇
中国医学   8618篇
肿瘤学   770篇
  2024年   511篇
  2023年   1740篇
  2022年   1471篇
  2021年   1708篇
  2020年   1206篇
  2019年   991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633篇
  2016年   659篇
  2015年   886篇
  2014年   1428篇
  2013年   1440篇
  2012年   1956篇
  2011年   2214篇
  2010年   1989篇
  2009年   2094篇
  2008年   2670篇
  2007年   2275篇
  2006年   2224篇
  2005年   2388篇
  2004年   2266篇
  2003年   2365篇
  2002年   1968篇
  2001年   1526篇
  2000年   1378篇
  1999年   1170篇
  1998年   1240篇
  1997年   1363篇
  1996年   1307篇
  1995年   1503篇
  1994年   1061篇
  1993年   699篇
  1992年   548篇
  1991年   513篇
  1990年   327篇
  1989年   343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金粉蕨素拮抗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金粉蕨素 (onychin ,Ony)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 (ECV30 4 ) ,经Ony处理后 ,用过氧化氢 (H2 O2 )对其损伤 ;用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测定法分别检测损伤组和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功能状态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ERK1 2和p38、P90RS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Ony(0 .3、1、3、10 μmol·L-1)促进H2 O2 损伤的内皮细胞增殖 ,减少LDH释放 ,并呈浓度依赖性。Ony(3μmol·L-1)抑制H2 O2 诱导的磷酸化p38表达 ,30min时最明显 ,但并不影响H2 O2 对ERK的激活以及ERK下游蛋白激酶P90RSK的表达。而阳性对照药genistein虽可增加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和减少功能损伤 ,但明显抑制H2 O2 诱导的磷酸化ERK表达及其下游蛋白激酶P90RSK。结论 :Ony拮抗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与抑制p38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2.
万灵五香巴布膏活血通络与消肿止痛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万灵五香巴布膏活血通络与消肿止痛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光热法与扭体法镇痛试验观察止痛作用;小鼠巴豆油耳肿胀试验与大鼠佐剂关节炎抗炎试验观察消肿作用;小鼠耳廓微循环试验和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试验观察活血通络作用。结果:万灵五香巴布膏能显提高小鼠光热法测得的痛阈和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轻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肿胀度;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和减轻打击所致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结论:万灵五香巴布膏有明显的活血通络与消肿止痛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 (ginkgolides ,Gin)对过氧化氢 (H2 O2 )诱导的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小鼠皮层神经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H2 O2 ,建立神经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利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Westernblot技术分析c fos、c jun基因表达产物C FOS蛋白、C JUN蛋白的变化。结果 :H2 O2 可诱导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损伤和存活率降低 ,其损伤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同时可诱导神经元C FOS、C JUN表达增加。Gin预处理2 4h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 ,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 ,且在 0~ 37.5mg·L-1范围内呈现浓度依赖关系。Gin能明显逆转H2 O2 诱导的C JUN蛋白表达的增高 ,对H2 O2 刺激的C FOS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Gin可对抗H2 O2 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 ,该保护作用与其抑制细胞c jun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4.
谷氨酸转运体与谷氨酸/胱氨酸转运体在脑缺血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谷氨酸转运体的结构或功能改变可使细胞间隙的谷氨酸浓度急剧升高,激活NMDA受体产生一系列的表现,同时抑制谷氨酸/胱氨酸转运体对胱氨酸的摄取,介导谷胱苷肽耗竭、氧自由基升高、胞内钙升高、线粒体损伤、细胞色素c释放等神经细胞毒环节,激活半胱天冬酶诱导凋亡。可进一步加重谷氨酸的神经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乙醇对丁卡因凝胶透皮和局麻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考察透皮吸收促进剂乙醇对丁卡因凝胶透皮和局麻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卡波姆 940为基质配制含 2 0 %和 70 %乙醇的丁卡因 (4 % ,w w)凝胶。采用Franz扩散小池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小鼠离体皮肤渗透试验 ;用VonFrey镇痛试验考察丁卡因凝胶的局麻作用。结果 :离体皮肤渗透试验表明 2 0 %和 70 %乙醇对丁卡因凝胶均有较强的促渗作用 (P <0 .0 5 ) ,其渗透速率K分别提高了 1 .5 3倍和 2 .1 2倍 ,其中 70 %乙醇的促渗作用明显强于2 0 %乙醇 (P <0 .0 1 ) ,但是 70 %乙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丁卡因凝胶的滞后时间 ;VonFrey镇痛试验显示含 70 %乙醇的丁卡因凝胶局麻镇痛作用于用药后 1h达高峰 ,痛觉抑制百分率为 1 1 3 % ,镇痛作用持续 5h。结论 :含 70 %乙醇的丁卡因凝胶剂具有较强的透皮作用和局麻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心肌细胞核钙转运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心肌细胞核钙转运功能的变化及川芎嗪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组和川芎嗪保护组。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P,5mg·kg- 1 ) ,2 4h后再注射相同剂量一次 ,造成心肌缺血模型。超速离心纯化细胞核 ,酶学法鉴定核纯度和测定核膜Ca2 + ATPase活性 ,同位素法观测核钙的摄取。结果 :缺血组心肌细胞核膜Ca2 + ATPase活性较对照组下降 2 1 .4% (P<0 .0 1 ) ,4 5Ca2 + 摄取率也呈显著性降低 ,其最大反应速度 (Vmax)降低 48.5 % ,细胞核膜Ca2 + 依赖性ATP酶的Vmax 降低 3 4.1 % ,Km 值降低 42 .2 % (P <0 .0 1 ) ,川芎嗪保护组心肌细胞核Ca2 + ATP酶活性及核4 5Ca2 + 摄取率较缺血组均有显著性升高 ,且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川芎嗪对ISP所致的缺血心肌细胞核钙转运功能下降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它是由HIV引发,特别是HIV-1。奈韦拉平是一种新型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该药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或蛋白酶抑制剂合用可用于治疗艾滋病,单独用药可用于预防HIV感染和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998.
黄连的药理研究及现代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秀杰 《中国药师》2003,6(6):370-370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chinensisFranch .)、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主产于四川石柱 ,云南洪雅、峨嵋等地。三种黄连均含有多种生物碱 ,主要为小檗碱 (berberineBR) ,含量高达 3.6 %以上。其次为黄连碱 (coptisine)、药根碱 (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 (wore nine)等。黄连是一味古老的抗菌药 ,临床上长期以来用于解热镇痛、抗肠道细菌感染。近年来发现黄连还有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 ,其中有些已经开始用于临床 ,现将有关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综述如下。1 抗菌消炎…  相似文献   
999.
M5受体参与中脑奖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五种毒蕈碱受体亚型中,M5毒蕈碱受体是最后被发现的,M5受体在大脑和内脏组织中含量最少[1]。至今未找到M5受体的高亲和性的选择性配体和毒素,也没有发现哪个大脑区域强烈表达M5受体mRNA[2]。因此,尽管对M1~M4受体的药理学作用有详尽的了解,但对M5受体的药理学特性却知之甚少。全脑免疫组化研究可以粗略地了解大脑M5受体的含量,但不能反映其在解剖学上的详尽分布[1]。另外,有研究者用树眼睛蛇毒素和AQ-RA741封闭M1~M4受体,了解各个脑区和一些内脏组织的剩余M5受体的分布状况[2]。即便是这样,残存的约15%的M3受体仍可能干扰对M5受…  相似文献   
1000.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受体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的新靶点及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受体药理学及其临床特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除作用于D2受体外,还对多巴胺D3,D4,D1受体,5-羟色胺受体以及谷氨酸受体系统等都有作用。这种多受体靶点作用的药理特征,使其具有不同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的优点。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副作用更小,对阴性症状有效,并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类治疗精神分裂症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