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8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宋梅 《中国保健》2008,16(11):487
胃食道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通过食管下段括约肌频繁逆流到食管内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随着胃食道反流病患病率增加,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亦逐渐增多,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对50例慢性咳嗽患者经x线胸片、血沉、PPD实验等排除肺癌、肺结核后,进行胃镜检查及诊断性治疗,发现有35例难治慢性咳嗽患者存在胃食道反流.  相似文献   
62.
川崎病(KD)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性疾病。近年来取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我国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自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完全性川崎病病例也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63.
①目的 探讨MICROsed-System型自动血沉仪(简称血沉仪)应用的可行性.②方法 用血沉仪与魏氏法同时测定32例体检者和60例住院患者血沉(ESR),以观察血沉仪法测定ESR的准确性;任取一份静脉血,分别加入10支血沉管内摇匀后,同时插入血沉仪测定孔内测定以观察其重复性及血沉管间的差异.③结果 血沉仪法与魏氏法测定ESR有显著性差异(P<O.05).④结论 血沉仪法简便、快捷,血沉管间差异小.即重复性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结果偏低,各实验室应严格定标或制定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6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乳胶凝集试验法测定62例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研究其与SLE的疾病活动、临床表现的关系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01);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SLE DAI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1,P<0.01);(3)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初发患者中明显高于复发者(P<0.01),合并浆膜炎、白细胞降低及栓塞的患者分别显著高于无浆膜炎、白细胞正常及无栓塞的患者(均P<0.01);(4)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抗心磷脂抗体阴性、抗dsDNA抗体阴性者(分别为P<0.01,P<0.05);(5)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血沉呈正相关(r=0.428,P<0.001),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275,P<0.05).结论 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SLE疾病活动性和临床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65.
吴炳煌  林燕 《中国针灸》1994,14(3):11-12
艾灸大椎、阳陵泉速降血沉211例临床观察吴炳煌,林燕(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福州350003;福建省人民医院)主题词血沉/针灸效应,穴.大椎,穴.阳陵泉,艾条灸,风湿病/针灸疗法ClinicalObservationon211CasesTreatedb...  相似文献   
66.
祛风湿镇痛汤加小剂量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李昌我院自1993年12月~1994年11月用祛风湿镇痛汤加小剂量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RA...  相似文献   
67.
Ves-matic2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血沉结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Ves matic2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对照测定病人红细胞沉降率(ESR),以验证该仪器测定血沉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就诊病人78例(男29例,女49例),分别采用Ves matic2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同时测定ESR,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男性仪器检测血沉结果均值22.6,魏氏法均值19.9;女性仪器检测血沉结果均值29.3,魏氏法均值24.9。两种方法比较差别无显著性;r=0.98,相关性好。结论:应用Ves matic20自动血沉仪测定血沉与魏氏法结果相关性好。由于该仪器用血量少于魏氏法,且25min出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不同骶髂关节X线分级时,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CRP)、碱性磷酸酶(AKP)、铜蓝蛋白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尽早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病人预后。方法 42例确诊AS病人.对骶髂关节CT平扫,X线拍片进行损害性分级,并测血沉、CRP、AKP、铜蓝蛋白,将两者进行对比。结果 42例确诊病人中骶髂关节病变Ⅱ级14例、Ⅲ级12例、Ⅳ级16例,其中Ⅱ级病变血沉、CRP、AKP、铜蓝蛋白均升高,3例AKP不升高,而Ⅲ、Ⅳ级病变中血沉,CRP,铜蓝蛋白升高比率明显下降,AKP升高比率上升。结论 影像学指标虽然是AS诊断不可少指标,但对病情活动性判断滞后于血栓指标.AKP在Ⅲ、Ⅳ级损害的增加,说明此时骨破坏明显,可据此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9.
血液浓度与血沉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液浓度与血沉的关系。方法将送检血沉标本用109mmol/L的枸橼酸钠以8:1和4:1稀释,每份标本分成3份,其血液浓度分别为80%、71%、64%,用Westergren法检测血沉。结果3个浓度问的血沉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浓度越低,血沉越慢,反之,血沉加快。结论血沉随着血液浓度的改变而变化,样本采集时应严格控制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在4:1。  相似文献   
70.
韦美德  苏国生  吕玉德 《海南医学》2008,19(10):124-125
目的 对枸橼酸钠盐抗凝全血与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K2)抗凝全血进行血沉检测比较,探讨EDTA-K2抗凝全血用于血沉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109mmol/L枸橼酸钠盐抗凝全血与EDTA-K2抗凝全血,同时用传统的魏氏法和血沉自动仪进行检测.结果 枸橼酸钠抗凝魏氏法组与枸橼酸钠抗凝仪器法组比较,P>0.05,枸橼酸钠魏氏法组与EDTA-k2魏氏法组比较P>0.05,枸橼酸钠抗凝仪器法与EDTA-K2仪器法组比较P>0.05,EDTA-K2魏氏法与EDTA-K2仪器法组比较P>0.05.四个测定组间血沉值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EDTA-K2抗凝全血可以用于血沉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