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27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26篇
  11篇
中国医学   227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淤胆型肝炎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世利  彭云飞  刘晓欣 《陕西中医》2003,24(11):999-1000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凉血退黄类中药配伍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 (桃仁、红花、川芎、柴胡、枳壳、桔梗、葛根、丹参、茵陈蒿等 )治疗淤胆型肝炎 80例。结果 :总有效率 93.75 %。提示 :本方有活血化瘀 ,凉血退黄功效。  相似文献   
52.
徐培焜 《新中医》2003,35(3):65-65
血府逐瘀汤源于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牛膝、赤芍、枳壳、川芎、桔梗、柴胡、甘草组成。原方主治胸中瘀血兼气滞之证,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杂病,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3.
古方治不寐临证验案5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成荣  裴竹莲 《陕西中医》2003,24(6):560-561
不寐 ,即失眠 ,虽属阴阳失调 ,心神不安所致 ,但与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病因病机不同 ,故临床症状各有差异 ,当分虚实论治 ,不能机械地统一用法。笔者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 ,运用古方治不寐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体会到只要临床辨证准确 ,病机相同 ,就可运用。现摘录如下 :1 温胆汤 王某 ,男 ,46岁 ,榆林市人。曾有高血压病史 ,于 1 999年 5月 8日来诊 ,表现为心烦不眠 ,头昏 ,痰多体胖 ,二便调 ,口苦 ,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此属痰热内扰 ,心神不宁所致。拟涤痰清热 ,镇静宁神为治 ,用温胆汤加减 :茯苓、菊花、蒺藜、地龙各 1 …  相似文献   
54.
马连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马连珍主任医师临证40余载,学验俱丰,临证治疗冠心病每获良效。举隅如下。1阳虚水泛,施以苓桂术甘汤若心阳亏虚,寒水上乘,胸阳不展,则发为胸痹,临床上症状典型患者可自觉从心下或少腹有气向咽喉或心胸上冲,不典型患者则自觉胸满、夜间为甚,遇寒则加重;心悸每于晨起或饱食后发作,常伴有短气、咽堵等症状。治宜温阳利水,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例1:王某,男,58岁,工程师,2000年10月8日初诊。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已5年,现偶有心前区刺痛,自觉心下有一股气流上冲胸部,胸满心悸,乏力,咳嗽痰多,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腻而厚,脉弦细。西医诊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55.
薛柏 《中医药导报》2003,9(10):25-26
文章通过例举临床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月经不调、不孕、人流后遗症等妇科常见病证的 8个验案 ,说明只要抓住其“瘀”的发病机理与辨证要点 ,根据“有是症用是药”的原则 ,往往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56.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28例患者均为我院中医门诊及住院患者。男性8例 ,女性20例 ,年龄最小为19岁 ,年龄最大为68岁 ,病程最短为1年 ,最长为25年 ,其中1~5年5例(占17 8%) ,6~15年17例(占60 71%) ,15~25年6例(占21 4%)。1 2诊断标准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诊断[1]。2治疗方法28例患者均以血…  相似文献   
57.
赵盈 《吉林中医药》2003,23(7):41-41
王某 ,女 ,2 8岁 ,工人 ,因干咳半年余 ,于 2 0 0 1年 9月 10日就诊。该患半年前因外感而见咳嗽、咯痰诸症 ,曾服润肺化痰止咳及益气养阴清热之剂 ,不见好转。诊见 :阵发性干咳 ,胸闷气促 ,痰少粘白 ,口干咽燥 ,伴形瘦 ,面色晦暗 ,口唇轻度发绀 ,舌质红绛少苔 ,脉细数。证属肺阴亏虚、瘀热郁肺。治以活血化瘀为主 ,佐以养阴清热 ,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 :桃仁 12g ,川芎 12g ,当归 12g ,赤芍 12g ,红花 10g ,牛膝15g ,桔梗 12g ,杏仁 12g ,枳壳 12g ,白芍 15g ,白薇 15g ,生地 15g ,甘草 6g。水煎服 ,日 1剂。服上方 6剂后 ,干咳明显减…  相似文献   
58.
宗桂芬  侯静  毛晓燕 《新中医》2004,36(2):65-65
1 胸痹 王某,男,54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3年前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某医院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多次住院治疗,仍反复发作,劳累、生气、饱餐后发作尤频。诊见:胸闷憋  相似文献   
59.
血府逐瘀汤临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府逐瘀汤源于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 是目前公认的典型的活血化瘀方剂.王清任<医林改错>云:"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 并详细开列出血府逐瘀汤所治的20种病症: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汗出(自汗、盗汗)、食自胸后下、心里热(灯笼病)、憋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出臭气(见通窍活血汤条下)等.以上20种病症 从目前临床实际看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6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较为常见。笔者2001年5月~2003年9月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类患者2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38~72岁,平均53岁;病程7~30d。1.2治疗方法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g,红花10g,赤芍12g,川芎10g,当归12g,生地10g,柴胡10g,枳壳10g,板蓝根30g,马齿苋15g,黄芪15g,丹参15g,郁金12g,蜈蚣1条,全蝎6g,延胡索12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甘草6g。气虚体弱者加党参、白术;口苦苔黄者加龙胆草、黄芩;疱疹糜烂渗液者加苍术、茯苓、泽泻。每日1剂,水煎取汁450ml,每次服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