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27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26篇
  11篇
中国医学   227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丽伟 《中医药研究》2012,(8):1002-100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34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复方川芎嗪注射液8mL和硝酸甘油5mg~1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0d。治疗组口服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3mL,每日1次,连用10d。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分别为75.0%、6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腔镜甲状腺患者术后疲劳情况的影响。方法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血府逐瘀汤。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30 d,采用围术期疲劳评测量表(ICFS)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疲劳恢复情况。结果与手术前相比,对照组手术后第1、3、7、14天ICF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时ICFS评分与手术前相比有所降低;与手术前相比,观察组手术后第1、3、7天ICFS有统计这意义均明显升高(P<0.05),第14天时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与手术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疲劳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而活血化瘀的中医治疗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疲劳程度,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3.
黄建章 《西部医学》2015,46(1):40-41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心绞痛症状,发病率高,极容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缺血型猝死,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常规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西药治疗采用硝酸盐类、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波立维、立普妥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抗凝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应用血府逐瘀汤对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心绞痛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血府逐瘀汤对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以为今后临床本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14例冠心病合并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60例)以及西药治疗组(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为16例,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个别患者有副作用,经对应调节后副作用均消失,所有患者均坚持全程服药。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痛劳力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6.
107.
刘瑞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216-321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卒中后84例(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偏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组接受血府逐瘀汤+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肢体功能(FMA评分)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FMA、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卒中后偏瘫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肢体功能,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8.
呃逆是指以胸膈内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音短促而频繁、无法自行停止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征象^([1])。中枢性呃逆是指颅脑病变后继发出现的呃逆,常见于脑卒中、脑外伤、颅内占位等患者^([2]),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颅内病变影响脑干网状结构及网状脊髓束。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不同病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疗效。方法:①选择2004-04/2006-06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74例74眼。年龄25~76岁,平均62岁;病程5d~3年,其中病程<15d者9眼,15d~3个月41眼,~6个月7眼,~12个月4眼,~18个月6眼,~24个月5眼,~36个月2眼。②口服血府逐瘀汤(当归9g,生地9g,牛膝9g,红花9g,桃仁12g,柴胡6g,枳壳6g,桔梗6g,甘草3g,1剂/d,2次/d)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③疗效标准:痊愈:视网膜出血、水肿全部吸收,视力提高4行以上或恢复至病前水平。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新生血管消退或纤维化,血管渗漏消失,黄斑水肿消退。显效:视网膜出血大部分吸收,视力提高3~4行,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循环状态大部分改善。好转: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视力提高1~2行,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循环状态有所改善。无效:视力提高不足1行或下降,眼底无明显改善,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同治疗前。结果:7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2~9个月。①痊愈39例(53%),其中病程<15d6例,15d~3个月27例,~6个月4例,~12个月2例。②显效14例(19%),其中病程<15d3例,15d~3个月8例,~6个月1例,~18个月2例。③好转13例(18%),其中病程15d~3个月6例,~6个月1例,~12个月1例,~18个月2例,~24个月3例。④无效8例(11%),其中病程~6个月1例,~12个月1例,~18个月2例,~24个月2例,~36个月2例。总有效率89%,病程在一年以上的患者无一例治愈,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无一例无效。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效果显著,且病程愈短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