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7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25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542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402篇
内科学   445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1386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111篇
  1篇
中国医学   429篇
肿瘤学   22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5 毫秒
31.
脑钠素是利钠多肽系统中的一员,自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中分离纯化出来后,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室和临床研究,经证实其心脏的分泌量远远大于脑的分泌量。与另一个由Bold等于1981年首次分离出的心钠素相比,在血浆中有更高的稳定性。在心室中受容量扩增与压力超负荷的刺激分泌量增加,与心力衰竭及其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尿量,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减少血浆醛固酮浓度,促进钠水排出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脑钠素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本文对脑钠素的合成降解分泌受体,生物学效应,诊断与治疗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脑血管的肽能神经支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传统认为,脑血液循环的调节有4种机制参与,即化学调节、代谢调节、机械调节及神经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机制的发现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十九世纪后叶,Willis发现大脑前、后动脉有神经纤维分布,不久,Benedikt及Aronsone报告这些脑血管上的神经纤维可能来自颈交感丛。1967年,Nielsen和Owman~(23)发现脑血管的各个部分都有密集的含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纤维分布,至此脑血管神经支配的概念才真正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33.
用双向电泳分析淡色库蚊卵、二令幼虫、四令幼虫、蛹和成虫蛋白质组成.电泳完毕后,用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结果以成蚊蛋白质多肽点为最多(116点),其次依次为蛹(101点)、卵(70点)、四令幼虫(53点)、二令幼虫(18点)。它们在不同分子量和不同PH 范围内的分布也不同,但总的来看,在幼体阶段(卵、二、四令幼虫及蛹)多偏低分子量和低PI 值的点,发育至成虫阶段,分布走向全面。  相似文献   
34.
蛋白质和肽类药物的口服胃肠道吸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多肽和蛋白质药物。蛋白质类药物目前市场总值逾150多亿美元。其中肽类药物的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因此,几家公司正重点开发蛋白质和肽类药物新的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5.
酪蛋白磷酸多肽联合钙磷的抗龋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化物的应用使龋病的发生率大为降低,然而其应用过程中带来的毒副作用如氟斑牙、氟骨症等的出现,使氟化物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研究者一直在探寻其他理想的抗龋制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热衷于研究食物,尤其是奶制品的抗龋作用。在动物和人的龋模型研究中,奶制品均已表现出良好的抗龋特性,其有效成分主要为奶制品中的酪蛋白磷酸多肽(casein phosphopeptides,CPP)和钙、磷。  相似文献   
36.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是世界范围内第8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其80%.  相似文献   
37.
糖类抗原CA125是卵巢肿瘤细胞表面相关抗原,目前被认为是卵巢癌最敏感的标志物,但还存在不少假阴性: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rn,TPS)是一种反映细胞活性的标志物,TPS的水平与存活的细胞数有相关性。本检测了112例卵巢良、恶性疾病患血清中的CA125、TPS水平,以探讨其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GD peptide conjugated poly[ LA-(Glc-Lys) ]/βTCP/PLA nerve conduit for bridging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defect. Methods Forty-five male Wister ro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15 rats each. A 10 mm defect was created in the right sciatic nerve. In group A the gap was bridged by PLA tube. In group B RGD peptide conjugated poly[ LA-(Glc-Lys) ]/β-TCP/PLA nerve conduit was used to repair the defect. Autologous nerve graft was done in group C which served as control. Twelve weeks postoperatively nerve regeneration was evaluated by gross observation,electrophysiology, muscle weight and muscle morphometry of triceps surae, and ultrastructure of the regenerating nerve. Results Twelve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muscle weight recovery of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 P > 0. 05). The results of hist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showed that nerve regeneration in group B and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in group A.Conclusion RGD peptide conjugated poly[LA-(Glc-Lys)]/β-TCP/PLA conduit can achieve similar results in repairing sciatic nerve defect to that of autogentic nerve graft. It may be an ideal material to repair nerve defect.  相似文献   
39.
周鹏  李军锋  秦红  韩骅 《医学争鸣》2003,24(20):1828-1831
目的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MINT(Msx2 in teractingnucleartargetprotein) F1片段相互作用的分子 ,对MINT转录抑制的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以Mint F1片段 (1~ 36 5氨基酸残基 )连入载体pGBKT7构建的质粒为诱饵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人淋巴结cDNA文库进行筛选 ,并分析所获得的阳性克隆 .结果 :从 6× 1 0 7个克隆中共获得 1 2个不重复的阳性克隆 .经序列分析 ,得到 3个有意义的基因 ,分别为人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多肽G(SNRPG)、癌基因Vav和人微球蛋白 1 (MCRS1 ) .结论 :从筛选到的这 3个分子的定位与功能来看 ,MINT分子的N端片段可以与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 (snRNPs) ,Vav,MCRS1和RBP Jκ等相互作用 ,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调控细胞周期 ,并可能影响RNA的加工与处理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原核表达和可溶性纯化后的Tnfrsf11b蛋白氨基端的24~106位肽段进行二级结构分析.方法 根据已经发表的人Tnfrsf11b氨基酸序列,利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确定所要构建的Tnfrsf11b N 端CRD功能结构域;将目的 基因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 pGEX-6P-1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于16.C、0.1 mmol/L IPTG 诱导25~30 h可获得可溶性融合蛋白,经过Glutathione SepharoseTM4 B 亲和层析纯化和 PreScission Protease 酶切,洗脱的蛋白样品经过Superdex75凝胶预装柱进一步纯化,最终获得可溶性、高纯度的蛋白;对目标蛋白进行圆二色谱分析.结果 获得重组质粒pCEX-6P-1-tnfrsf11b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经亲和层析、酶切、分子筛层析后获得了可溶的、高纯度的Tnfrsf11bN 端功能结构域蛋白并对其进行了圆二色谱分析,发现目标蛋白富含β-sheet.结论 高含量的β-sheet 更有利于蛋白质参与与相互作用,这对其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对此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这种相互作用,并为进一步研究Tnfrsf11bN端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