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22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目的]传统中医常用艾炭作为止血药,且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探讨止血的原理。[方法]将艾叶不同组分进行分离,或按传统方法炮制,得到6种组分:鞣酸、艾焦油、5-叔丁基连苯三酚、艾炭、艾灰、艾叶挥发油。用家兔分别进行体外凝血实验,得出实验结果。[结果]凝血作用强弱顺序为鞣酸艾焦油5-叔丁基连苯三酚艾炭艾灰艾叶挥发油。其中添加挥发油凝血时间长于对照品生理盐水,故为活血组分。[结论]中医采用艾炭止血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艾炭的凝血效果是最差的,艾叶鞣酸才是真正的凝血物质。为了解艾炭的止血原理,开发新的止血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72.
艾叶、苍术喷雾剂对病房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艳 《中医药导报》2010,16(3):75-76
目的:观察艾叶、苍术喷雾剂对病房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对90间病房分别采用无菌生理盐水,过氧乙酸,艾叶、苍术喷雾剂进行空气消毒,比较其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后无菌生理盐水组不符合Ⅲ类环境要求,过氧乙酸及艾叶、苍术组符合Ⅲ类环境要求;平均菌落数及杀菌率比较,生理盐水组与过氧乙酸组、艾叶苍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过氧乙酸组与艾叶苍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叶、苍术喷雾剂空气消毒有效,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受时间、温度、湿度的限制,性质稳定,价格低廉,使用简单。  相似文献   
473.
目的 比较艾叶挥发油α-萜品烯醇、β-丁香烯醇,泼尼松3种药物治疗放射性肺炎大鼠的疗效.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组T(艾叶挥发油α-萜品烯醇),组D(艾叶挥发油β-丁香烯醇),组C(泼尼松),组K(生理盐水).60只大鼠行放射性肺炎造模.组T予α-萜品烯醇,组D予β-丁香烯醇,组C予泼尼松组,组K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30...  相似文献   
474.
目的 探讨艾叶提取物(Artemisiaargyiextract,AAE)对DOX(doxorubicin,Dox)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剂量的艾叶提取物(0.5、1、3g/ml)处理经DOX预处理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p65的入核情...  相似文献   
475.
目的 通过分析艾叶主要有效成分,建立用于艾叶药材等级评价的“主成分(PCA)-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方法 取艾叶药材14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鉴定其挥发油各组分,通过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 LC/MS)解析黄酮类成分,选取挥发性及黄酮类有效成分中普遍存在且相对含量较高者为Logistic建模自变量,以各自变量含量测定值做PCA分析,运用Logistic二分类算法,将各成分进行关联分析,建立用于艾叶药材等级评价研究的“PCA-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选取挥发性成分中桉油精、龙脑,黄酮类成分中异泽兰黄素、棕矢车菊素为Logistic建模自变量。桉油精、龙脑含量范围分别介于0.052%~0.092%,0.021%~0.031%,异泽兰黄素、棕矢车菊素含量范围分别介于0.189%~0.324%,0.068%~0.08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4批次艾叶分为4个等级,各批次艾叶等级拟合概率均>95%,优级5批,良级4批,中级2批,差级3批。结论 该实验基于“PCA-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建立了不...  相似文献   
476.
目的 建立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观察各组兔耳痤疮组织病理学改变、皮肤肥大细胞改变及艾叶挥发油对模型兔的痤疮治疗作用。方法 将2%煤焦油溶液外涂于家兔右耳内侧,2周后按实验步骤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基质组、艾叶挥发油乳膏高、中、低浓度组和0.025%维A酸乳膏对照组共6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兔耳痤疮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皮肤肥大细胞改变。结果 外涂煤焦油2周后,肉眼可见兔耳出现人类粉刺样改变;在光镜下呈现与人类痤疮类似的病理改变;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经艾叶挥发油治疗后有所减少。结论 艾叶挥发油对实验性痤疮治疗效果较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肥大细胞数量。艾叶挥发油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肥大细胞增殖、趋化及脱颗粒有关。  相似文献   
477.
艾叶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岭南红脚艾基原南艾蒿与艾同为菊科蒿属艾组植物,为岭南民间艾叶的地方习用品。该研究运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对27批岭南红脚艾及13批传统艾叶样品挥发油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二者挥发性成分种类的异同,采用内标法结合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6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层次聚类分析(H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平均含量高于红脚艾,且挥发油成分的种类更为丰富,多为沸点较低的组分,而红脚艾中多为沸点较高的组分。红脚艾和艾叶中挥发性成分均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艾叶中主要含有单萜类化合物,红脚艾中则主要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同时艾叶中的含氧衍生物含量明显高于红脚艾。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表明,HCA和OPLS-DA均能将红脚艾和艾叶区分开,二者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该研究可为红脚艾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红脚艾作为岭南地方习用药材的合理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78.
为评价艾叶乙醇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STZ(35 mg/kg)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ICR小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5 mL/kg 0.5% CMC-Na)、艾叶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100 mg/kg)和高剂量组(400 mg/kg)。连续给药6周,每天记录小鼠的饮水量及摄食量,每周记录并比较小鼠的血糖指标。测定给药6周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耐量(OGTT)水平。结果显示,艾叶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的饮水量、摄食量、体重及空腹血糖和血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降低(P < 0.01),口服葡萄糖耐量也显著改善(P < 0.01),艾叶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小鼠的TG、TC和LDL-C显著降低(P < 0.01)。实验结果提示艾叶乙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具有显著调节、改善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79.
艾(Artemisia argyi)以叶片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等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鉴定到的艾叶黄酮类物质多为氧甲基化修饰,而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flavonoid O-methyltransferase, FOMT)是黄酮类化合物氧甲基化修饰的关键酶。为进一步了解FOMT蛋白功能及特性,本研究对艾中FOMT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的挖掘和鉴定,并进行系统发育、染色体定位、基因序列特征、亚细胞定位预测、蛋白结构、基因结构分析及表达模式的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在艾的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83个FOMT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FOMT基因分为CCoAOMT (caffeoyl CoA O-methyltransferase)亚家族(32个基因)和COMT(caffe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亚家族(51个基因)两个亚类。基因序列特征分析显示FOMT编码氨基酸的数目介于70~734 aa,分子质量为25 296.55~34 241.3 Da,等电点为4.51~9.99,与32个CCoAOMT亚家族成员相比,51个COMT亚家...  相似文献   
480.
艾叶为我国传统中药,素有“医草”美誉,目前常用于治疗妇科、胃肠道、皮肤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艾叶在食品、药品、日化等领域开发利用度持续增加,彰显了其开发利用价值。从灸材、传统方剂、中成药及兽药的使用等方面综述艾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艾叶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