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0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252篇
耳鼻咽喉   133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654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1097篇
内科学   667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2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475篇
综合类   2182篇
预防医学   370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747篇
  10篇
中国医学   1476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405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失去神经支配后骨骼肌微循环血管将发生明显的退化和重塑,不再保持正常状态时的空间分布规律,造成肌肉组织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不利于肌肉维持正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可促进肌萎缩的发生、发展.失神经骨骼肌收缩能力丧失、交感神经对血管支配障碍、神经营养性作用丧失及组织细胞学变化均对骨骼肌微循环血管的形态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该文就失神经骨骼肌微循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微循环障碍与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胰腺炎(AP)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临床特点包括胰腺坏死、炎症因子激活、SIRS及MODS[1]。在AP早期发病过程中,胰腺组织缺血缺氧促进组织坏死的发生,触发AP后续系列病理改变。研究证实,胰腺局部灌注降低尤其是微循环障碍在AP病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针对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有可能减少AP组织坏死的发生及降低病人病死率。本文就微循环系统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所起作用做一介绍。1胰腺的微循环解剖胰腺具有丰富的血供,动脉系统包括直接发出于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血管,动脉终末分支对胰腺血供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判定增龄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用PIM2-LDPI检测皮肤血流量。结果 老年组前额、左手指背、命门穴部位皮肤血流量分别为:(1.94±0.86)V,(1.92±0.52)V和(0.71±0.19)V,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是,老年男性在命门穴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高于青年男性(P<0.05),老年女性前额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男性比女性的皮肤血流量高。结论 皮肤血流量的差异无年龄相关性,男性组的皮肤血流量比女性组高。  相似文献   
44.
妇友冲剂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腹痛喜暖,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失调,舌质淡边有齿印和淤点,我们用自行研制的妇友冲剂治疗该病,取得显著效果。为了探讨妇友冲剂对慢性盆腔炎微循环的影响,我们用江苏无锡医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G—Ⅱ型摄影微循环显微镜及电脑—电视测量系统软件联合检测31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变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盆腔炎专科门诊患者,共31例,平均年龄32.1±3,病程最短半年,最长7年。已婚  相似文献   
45.
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休克现多称为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的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紊乱。临床特征包括: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呼吸急促或发绀、精神萎靡或烦躁  相似文献   
46.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农民,因右下唇角生1硬结,红肿热痛,体温38.7℃,进食障碍,就医于当地诊所。据其家属代述治疗用药是青霉素、红霉素、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复方氨基比林1支,肌肉注射。治疗次日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发寒战,呼吸急促,体  相似文献   
47.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9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患者,包括18例前壁心肌梗塞,7例下壁心肌梗塞,5例前间隔心肌梗塞,5例侧壁心肌梗塞和3例后壁心肌梗塞。其中20例行PTCA术,8例行冠脉搭桥术,1例先行PTCA术,然后进行冠脉搭桥术。男性2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3.3±7 5)岁。冠脉造影均示有一支以上冠脉≥75%狭窄,行PTCA的患者术后均即刻行冠脉造影,TIMI分级均为Ⅲ级。根据梗塞前一周内有无心绞痛分成心绞痛组(A组)与无心绞痛组(B组),其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mRNA在胃黏膜微循环血管上的表达 ,探讨内皮素及其受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胃黏膜微循环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mRNA原位杂交确定内皮素A受体的部位 ,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及外周血浆内皮素水平随门静脉压力升高而降低。胃黏膜内皮素A受体mR NA主要在黏膜基底部的微循环前微动脉和后微静脉血管壁表达 ,其中动脉表达明显强于静脉。其表达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 (r =0 86 9,P <0 0 5 ) ,与门静脉及外周血内皮素水平呈负相关 (r =-0 797、- 0 74 1,P <0 0 5 )。结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外周及门静脉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性降低 ;胃黏膜微循环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量增加 ,呈现上调趋势 ;内皮素及其受体mR NA表达变化可能与胃黏膜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49.
以肿瘤微循环为靶器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强脉冲噪声暴露后,用耳蜗电图记录CAP和-SP,光镜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图象分析法定量测定耳蜗血管纹血管的管腔面积及红血球分布。结果提示,爆震后即刻,耳蜗各圈毛细胞血管明显扩张、充血,爆震后4天恢复至正常范围,CAP阈移以4kHz、8kHz最大,与外毛细胞损伤主要位于1T、2T基本吻合,但与血管纹血管变化并不协调对应,似说明耳蜗微循环的改变与毛细胞的损伤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