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47篇
  免费   4766篇
  国内免费   2915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1166篇
妇产科学   220篇
基础医学   2766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14119篇
内科学   5152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249篇
特种医学   37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7篇
外科学   13722篇
综合类   30940篇
预防医学   6192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10906篇
  101篇
中国医学   23976篇
肿瘤学   2026篇
  2024年   689篇
  2023年   2467篇
  2022年   2047篇
  2021年   2801篇
  2020年   2598篇
  2019年   2730篇
  2018年   1263篇
  2017年   2271篇
  2016年   2540篇
  2015年   3028篇
  2014年   5180篇
  2013年   5095篇
  2012年   6295篇
  2011年   6897篇
  2010年   6198篇
  2009年   6039篇
  2008年   6725篇
  2007年   5811篇
  2006年   5093篇
  2005年   5302篇
  2004年   4684篇
  2003年   4430篇
  2002年   3657篇
  2001年   3502篇
  2000年   2694篇
  1999年   2482篇
  1998年   2164篇
  1997年   1926篇
  1996年   1939篇
  1995年   1596篇
  1994年   1247篇
  1993年   976篇
  1992年   746篇
  1991年   715篇
  1990年   584篇
  1989年   585篇
  1988年   210篇
  1987年   153篇
  1986年   128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对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水钠潴留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空白组与手术组,空白组大鼠常规饲养,手术组大鼠经5/6肾切除联合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制备心肾综合征模型,剔除死亡大鼠后,将手术组剩余成模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组、常规治疗组。中药组给予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灌胃,给药量为7.29 g生药/(kg·d);常规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0.45 mg/kg)+呋塞米(1.8m g/kg);空白组予以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6周。观察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活动情况、灵敏度、毛发情况、食欲、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及死亡情况,比较各组灌胃前、灌胃6周后的血清脑钠肽(BN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水通道蛋白2(AQP2)的前后差值情况。[结果]灌胃6周后,中药组大鼠一般情况较灌胃前改善、喘息不明显,常规治疗组一般情况同样较灌胃前改善。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实验室指标差值发现,中药组与常规治疗组BNP均下降,中药改善大鼠心力衰竭情况接近常规治疗组水平,两组下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Scr水平较前下降,常规治疗组Scr水平升高;中药组尿AQP2水平较前略增高,与空白组尿AQP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尿AQP2水平较前明显升高。[结论]心肾综合征大鼠尿AQP2的表达主要由肾脏调控,AQP2可作为心肾综合征水钠潴留状态的参考指标,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改善心肾综合征大鼠水钠潴留状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肾脏AQP2过度表达,减少水的重吸收,改善了水钠潴留状态。  相似文献   
73.
74.
通过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伤寒杂病论》中的祛除实邪、温中补虚、寒温并用等治法的应用,对《伤寒杂病论》中的阳明热证、阳明腑气不通证、阳虚寒实内结证、脾胃虚寒腹痛证、脾胃虚寒呕吐证、脾肾阳虚下利便脓血证、寒热错杂痞证、脾胃寒热兼杂证等脾胃相关疾病的证治特点及白虎汤、三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黄附子汤、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等相关方剂的用药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5.
老年肺炎治疗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病情往往复杂多变,尤其需要对患者症状仔细甄别。本案为陈旧性脑梗、白细胞减少的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患者,以午后至次日清晨发热、口干欲饮水、小便自利为主症,辨证属心气不足证,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补养心气,透热除邪为主要治法,以清热散为主方,临床获得良效。该案显示老年肺炎多属正虚邪恋、心气不足一类特殊证型,清热散加减是治疗该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76.
《时尚育儿》2016,(4):11
正90%妈咪的烦恼消化不良、胃口差,是家里小宝宝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孩子不好好吃饭,最让妈妈心烦。软硬兼施、威逼利诱都用过了,效果好像不太好!放眼望去,助消化、改善偏食厌食的产品不少,但都是药品,撇开效果不说,尽管很多药品都在宣传食品级原料,药品级效果,但一看到说明书目上密密麻麻的食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脾保留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共计56例,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脾切除手术,研究组进行脾保留手术。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8.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为10.71%、对照组为28.57%。结论脾保留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显著,恢复快,并发症少,在患者伤情允许情况下优先选择脾保留术。  相似文献   
78.
79.
李剑  赵红波 《四川中医》2020,38(4):114-117
目的:观察自拟补脾益肠汤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对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70例在我院肛肠科被确诊的U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用自拟补脾益肠汤,4周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在治疗前以及治疗两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与症候疗效,内镜检测两组肠黏膜情况,血常规检测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情况,ELISA检测两组炎性因子IL-1β、IL-8与TNF-α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b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ESR与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肠黏膜治疗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8与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补脾益肠汤配合美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帮助组织修复,且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发,为UC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
  目的  使用放射组学与剂量学特征参数,建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的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579例。从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中提取GTV的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与人工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选取14项放射组学和14项剂量学特征,并将特征变量进行标准化归一至[0, 1]范围。建立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模型,先使用14项放射组学特征,再使用28项放射组学和剂量学混合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测试,来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两年生存情况。  结果  仅使用放射组学特征预测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98%、85.92%和84.51%。使用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混合特征参数进行预测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6.32%、83.02%和90.01%。在放射组学特征参数基础上,增加剂量学特征,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结论  针对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使用放射组学和放射治疗剂量学特征参数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预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