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25篇
  免费   1951篇
  国内免费   791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269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808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4629篇
内科学   2450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99篇
特种医学   12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3730篇
综合类   11363篇
预防医学   1768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4020篇
  35篇
中国医学   12003篇
肿瘤学   578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1094篇
  2022年   777篇
  2021年   1152篇
  2020年   962篇
  2019年   999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914篇
  2015年   1091篇
  2014年   1884篇
  2013年   1717篇
  2012年   2084篇
  2011年   2350篇
  2010年   2201篇
  2009年   2220篇
  2008年   2477篇
  2007年   2167篇
  2006年   2004篇
  2005年   2088篇
  2004年   1851篇
  2003年   1811篇
  2002年   1497篇
  2001年   1446篇
  2000年   1033篇
  1999年   907篇
  1998年   888篇
  1997年   724篇
  1996年   744篇
  1995年   631篇
  1994年   510篇
  1993年   345篇
  1992年   341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丹溪母病考     
《丹溪翁传》记载朱丹溪“母患脾,于医亦粗习”,后世多以为朱丹溪学医的最初动机是因为母亲得脾肾病。查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戎教授所编《中医药通假字字典》,知“脾”可通假“痹”,所以朱丹溪母亲患的是痹病而非脾病。  相似文献   
992.
八味健骨片Ⅰ期临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康人体对单次和连续口服八味健骨片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确定临床服药的安全范围 ;提出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方法 :筛选健康受试者 3 4人 ,分别采用单次给药及连续给药观察该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 :八味健骨片单次给药未出现不良反应 ,连续给药出现恶心、心悸、纳呆、便秘的不良反应 ,但继续用药可自行缓解。结论 :正常人体对八味健骨片的耐受较好 ,临床使用比较安全。建议本品Ⅱ期临床试验的用法为 :口服 ,每次 4片 ,1日 3次。  相似文献   
993.
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心悸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心悸(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调脾护心法治疗心悸,认为心悸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心悸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一般来说心悸以气虚(阳虚)而兼痰浊者为多见,当疾病到了中后期,或心肌梗死的患者,则以心阳(阴)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治疗上,强调以心脾相关、痰瘀相关理论作指导,临床上运用调脾护心、补气除痰法治疗心悸,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994.
黄芪建中汤源于《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组成,即小建中汤加黄芪。功能温中补气,补虚缓急。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绍兴当代名医陈祖皋先生应用该方时将饴糖易为怀山药。黄芪建中汤以怀山药易饴糖后,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温中而不燥、润养而不腻、阴阳并调、柔肝缓急之功,善于治疗胃虚兼肝胃不和之胃脘痛、痞证、便血等脾胃病。兹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995.
自拟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新一 《北京中医》2005,24(6):328-329
目的 观察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自拟抑肝扶脾汤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59.4%,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愈显率为25%,总有效率为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愈显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肝扶脾汤治疗IBS疗效优于得舒特。  相似文献   
996.
蛋白尿如何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江伟  曹维宏 《中医杂志》2005,46(3):233-233
答: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根据其并见症状的不同,常归类于"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医家多认为脾肾亏虚、精微下注是主要病机,常用补益脾肾之法.我们认为,蛋白尿的辨证应从精的生理功能来分析,尿蛋白应属于后天之精,源于水谷精微,而藏于肾.责于脾多因脾气亏虚清气不升,水谷精微下注.责于肾因于肾失封藏精气外泄而成,不单肾气虚可导致精气不固而外泄,临床常见的风、湿、热毒、瘀都可影响肾藏精的功能而形成蛋白尿.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水道不通,精不主水而下注膀胱;或湿热毒邪蕴结下焦,扰动肾室精不能藏;或病程日久不愈,络脉瘀阻精气不循常道而出都可导致蛋白尿的产生.各种邪气都是通过影响肾藏精的功能而致病的,并不是病邪直接产生蛋白尿.故分型为肾不藏精和脾虚下陷更能体现中医脏腑辨证的特点,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中医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模型的研制对医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动物模型已成为中医科研方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中医证候及中药新药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将为关于脾本质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手段,同时亦为益气健脾治则与方剂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动物模型复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医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本文拟对以往脾虚证动物模型研制状况加以评价,以探讨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8.
胡玉道  黄坚  汪智卿 《江苏医药》2004,30(11):878-878
严重颅脑伤合并脾破裂,伤情多复杂严重。怎样及时诊断,合理选择检查治疗,成为抢救成功的关键。本对我科1990年至2003年收治的7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1993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收治贲门失驰缓症33例,其中26例在我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均为经腹手术,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肾为胃之关”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肾为胃之关”理论渊源及后世对其内涵的发挥;研究胃病难治或久治不愈者,每于治脾胃的同时兼以补肾,常获良效的理论依据;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肾为胃之关”理论的合理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