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804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5篇
中国医学   248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陈勇  曲剑华 《北京中医》2004,23(4):214-215
总结全国名老中医陈彤云皮肤病脏腑辨证的学术思想。分析了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在皮肤上的反映 ;指出皮肤的生理、病理变化反映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血脉的生理、病理变化 ;强调“有诸内必形诸外” ,皮肤病的辨证施治必须从中医的脏象学说和整体现出发 ,坚持中医的特色。  相似文献   
62.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轴心,是中医用来解释和说明脏腑、经络、病因与病理、诊法、辨证、防治的一种方法论。阴阳学说是在抵制上古鬼神巫祝迷信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和宇宙观,是认识和分析事物的一种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63.
素问玄机原病式》是刘完素的代表作,是一部着重探讨病证病机的临床理论著作,其对病机的论述始终未离五脏六腑,是全面而深入的脏腑病机论。从比物立象归类脏腑病证、亢害承制论述脏腑病机、六气病因到六气病机的转化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4.
非典型性肺炎 (简称非典 )病毒的风热夹湿夹寒之性 ,决定了非典之证的特征性 :其火见太阳证 ,其木见少阳证 ,其湿见温热证 ,其寒见太阴、少阳、厥阴证。非典患者因人因时因地 ,其易感经脉脏腑和易感时间而有所不同 ,可根据中医五形、二十五形人体质学说来探讨非典的易感经脉脏腑和易感时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6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脏腑和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脏腑和胶囊主要由白芍、白术、牡蛎、枣仁等组成,具有柔肝敛阴、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为了更好地控制质量,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主要药味白芍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本药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6.
由张仁俊、徐锦堂主编的《中西医角膜病学》分上、中、下3篇,51章共100万字。全书详细阐述了中国角膜病发展史、角膜病的基础理论、现代检测手段和中医对角膜的认识,如五轮、八廓、五行、脏腑学说与对角膜病的辨证论治。对各种角膜病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使中西医融汇贯通,同时对角膜病中西药物、方剂及角膜外伤,角膜手术,屈光性角膜手术,中西医角膜病学国内外新技术、新进展均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7.
杨上善是唐初著名的医学家。他将《灵枢》、《素问》经文重新分类注释,著成《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30卷,开创了医籍注释的先河。他的医学思想散见于《太素》的注释中。现就其脏腑观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8.
69.
李晓康 《中医药学刊》2003,21(5):698-699
名医李中梓治学深广圆润,临证经验丰富,所以研究其脏腑辨证认知思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脏腑辩证形式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浅析李中梓的脏腑辨证认知方法主要是:内科病主要使用但不惟凭脏腑辨证法;把五行推演、经络联系等理论贯彻到脏腑辨证中,多方面剖析疾病;基于求本理念,在脏腑辨证中重点关注脾肾;主要凭脉诊为脏腑病证定位定性,尤重沉候。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任脉、督脉”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输声技术、将导电量较大 ,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 ,验证其生理功能。结果 :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 (P <0 0 1) ;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 (P <0 0 1) ;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其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并有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