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39篇
  免费   3915篇
  国内免费   4951篇
耳鼻咽喉   821篇
儿科学   1106篇
妇产科学   920篇
基础医学   3948篇
口腔科学   2484篇
临床医学   12345篇
内科学   6973篇
皮肤病学   1412篇
神经病学   1060篇
特种医学   20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4343篇
综合类   19887篇
预防医学   6193篇
眼科学   719篇
药学   13095篇
  81篇
中国医学   5813篇
肿瘤学   2971篇
  2024年   396篇
  2023年   1385篇
  2022年   1264篇
  2021年   1540篇
  2020年   1530篇
  2019年   1592篇
  2018年   868篇
  2017年   1355篇
  2016年   1843篇
  2015年   2140篇
  2014年   3254篇
  2013年   3242篇
  2012年   4569篇
  2011年   5213篇
  2010年   5011篇
  2009年   5192篇
  2008年   5621篇
  2007年   5174篇
  2006年   5330篇
  2005年   5014篇
  2004年   3884篇
  2003年   3163篇
  2002年   2570篇
  2001年   2572篇
  2000年   1786篇
  1999年   1571篇
  1998年   1296篇
  1997年   1294篇
  1996年   1103篇
  1995年   1114篇
  1994年   1049篇
  1993年   522篇
  1992年   690篇
  1991年   602篇
  1990年   527篇
  1989年   415篇
  1988年   199篇
  1987年   155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991.
绵羊肥大细胞中类胰蛋白酶的证实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江萍  许乐仁 《解剖学报》1996,27(1):92-95
用甲苯胺蓝和阿尔辛蓝常规组织化学方法及特异性酶底物鉴定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的酶组织化学技术,采用小鼠抗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AA1、AA3和AA5)通过间接免疫过的经物酶技术对绵羊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特性进行研究,酶组织化学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均首次证实了绵羊肥大细胞颗粒中含有类胰蛋白酶,且该酶可作为绵羊肥大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对于绵羊肥大细胞的常规组织化学染色,Carnoy液及中性缓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增高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大鼠血脑屏障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川芎嗪对照组、LPS干预组和川芎嗪治疗组。采用γ计数仪检测~(125)I-BSA通透量观察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LPS使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对~(125)I-BSA的通透量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蛋白表达下降,川芎嗪治疗组能明显拮抗LPS的上述作用。结论:川芎嗪对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它能影响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3.
一株携带三种β内酰胺酶基因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率不断增加,已经出现对三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耐受的Pa菌,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我们从一例脑外伤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的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多重耐药忍菌,并对其进行了12种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葛根素(Pu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感染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清洁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LPS感染组(LPS)和葛根素组(Pur+LPS)。LPS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脑损伤模型,立即腹腔注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6和24h后旷场。暗场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自发活动,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和环氧化酶2(C0X-2)蛋白表达量,Ni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与NS组相比,LPS组6和24 h旷场实验自主活动距离和穿格次数显著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数目显著减少,脑组织CD14和C0X-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Pur+LPS组6和24 h时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且CD14和C0X-2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LPS所致小鼠急性感染性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CD14和C0X-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棘球蚴囊内容物攻击兔所至肺功能和形态的损害。建立囊型包虫肺栓塞的动物模型。方法 :取囊型包虫内容物 ,分离出囊砂 ,与囊液配成 5 %的悬浊液。 2 1只家兔 ,分 3组 :Ⅰ :生理盐水组 ,Ⅱ :澄清囊液组 ,Ⅲ :囊砂悬浊液组。每只家兔都置入股动脉导管及股静脉导管。依照上述分组按 2mL/kg体重分别自静脉导管注射生理盐水、澄清囊液或含囊砂的悬浊液。于注射后 ( 5、30、6 0min)动态监测MAP、血气指标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ET - 1、TXB2 、6 -keto -PGF1α)水平的变化。指标测定后 ,行肺部ECT检查。最后取出动物肺脏行光镜病检。结果 :Ⅲ组和Ⅱ组在注射后均出现MAP、血气指标的明显降低 (P <0 .0 5 )和血清TXB2 、6 -keto -PGF1α的升高 (P <0 .0 5 ) ,尤以Ⅲ组最明显 (P <0 .0 5 )。各组动物血清ET - 1水平在注射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1)。ECT显示Ⅲ组动物肺部放射性缺损 ,Ⅱ组动物肺部放射性减弱。Ⅲ组肺脏病检见头节广泛栓塞于肺小动脉、微小动脉中 ,肺脏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样”改变。Ⅱ组肺组织出现淤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结论 :Ⅲ组动物基本能够模拟出囊型包虫病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囊液中有形成分在肺损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XB2 、6 -keto -PGF1α参与了肺损伤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6.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为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BLA)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Fs)基因、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1)和1类整合子酶基因(intl1)存在情况。方法对2005年1—6月份临床分离的31株多重耐药菌株(耐哌拉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其BLA、AMEs、qacE△1.sull和intl1基因类型。结果3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有3株(9.7%)对受试的其他18种抗菌药物均耐药。19株(61.3%)检出了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TEM、PER、DHA阳性率分别为61.3%、19.4%、3.2%,未检出SHV、OXA-23、OXA-24、GES、IMP和VIM等基因。25株(80.6%)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I、aac(6’)-I、ant(3”)-I、ant(2”)-I、aac(3)-Ⅱ、aac(6’)-Ⅱ阳性率分别为67.7%、45.2%、29.0%、22.6%、9.7%、3.2%。qacE△A1-sul1、intl1阳性率分别为80.6%、58.1%。分离株常见的基因组合是TEM+qacE△1-sul1+intl1和TEM+PER+qacE△1-sull+intl1,分别占25.8%和19.4%。分离株AMEs的常见的基因组合是aac(3)-I+aac(6’)-I和nnc(3)-I+aac(6’)-I+ant(2”)-I,分别占19.4%和12.9%。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TEM、nnc(3)-I、nnc(6’)-I、ant(3”)-I、ant(2”)-I、qacE△1-sul1和intl1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内内皮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overexpressed lipopolysaccharide-associated factor 1,EOLA1)基因表达后细胞生长的变化。方法构建EGFP-EOLA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N2/EOLA1,转染ECV304细胞,G418压力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设计靶点特异性的寡核苷酸,连接到经BamHⅠ和HindⅢ酶切线性化的pSlincer3.1/H1质粒上。转染重组质粒到稳定表达EGFP-EOLA1融合蛋白的ECV304细胞,检测靶基因的抑制情况,观察EOLA1表达被抑制后细胞生长的改变。结果抑制EOLA1表达后ECV304细胞生长明显减慢。结论EOLA1基因在细胞内参与了细胞生长的调控。  相似文献   
998.
现将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史,传统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不足之处,以及开发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的意义作一综述。介绍了聚乳酸作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复合材料的特点,并比较了以聚乳酸为基体的各种内固定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和机械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999.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4 different haplotypes cDNA which are constructed by two non-homonymy 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sites C19170G (Leu45Val) and C30799G (Ala500Gly) in the coding region of human CⅡTA gene. Methods HeLa cells were transfeeted with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containing four different haplotypes cDNA. C Ⅱ TA mRNA and HLA classⅡanti-gen (HLA-DR, DP, DQ) were respectively detected by RT-PCR and indirect cell immunofluoreseence tech-nique in the untransfected and transfeeted with four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and empty vectors HeLa cells. The quantity of HLA classⅡ antigen were analyzed by flow eytometry. Results No expression of CⅡTA mRNA and HLA class Ⅱ antigen were observed on original HeLa cells and empty vector transfected cells. CⅡTA mRNA expression was emerg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HLA class Ⅱ antigen were observed in the HeLa cells transfected with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containing four different haplotypes cDNA. And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the levels of HLA class Ⅱ antigen expression among HeLa cells transfected with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containing four different haplotypes cDNA ( P > 0.05 ). Con-dusion The SNP of Chinese at the sites C19170G(Leu45Val) and C30799G(Ala500Gly) in the coding site of C Ⅱ TA gene did not influence capability of CⅡTA trans-aetivating HLA class Ⅱgene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脂氧素A4(LXA4)对脂多糖(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用LXA4孵育,再加入LPS;或单用LPS刺激PMVEC。在孵育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L-1β、IL-6、IL-8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IL-1β、IL-6、IL-8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髓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的表达。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测定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LXA4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PMVEC的IL-1β、IL-6、IL-8的蛋白合成与mRNA表达,抑制PI-3K的表达,抑制NF-κB和AP-1的DNA结合活性,但不影响LPS诱导的MyD88表达。结论LXA4通过下调PI3-K的表达和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拮抗LPS对PMVEC的IL-1β、IL-6、IL-8合成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