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1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9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50篇
基础医学   24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3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68篇
综合类   1524篇
预防医学   99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4篇
  7篇
中国医学   27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探讨受精后第2天(D2)行胚胎移植在低可利用胚胎患者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的应用价值.选择接受WF/ICSI治疗、年龄<40岁且可利用胚胎数实3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91个周期;其中D2行胚胎移植99个周期(D2移植组),D3行胚胎移植 92个周期(D3移植组),比较D2与D3移植组以及D2移植与其既往D3移植组的临床结局.D2移植组的获卵数及胚胎耗损率均显著低于D3移植组(P<0. 05),优胚率显著高于D3移植组(P<0.05),但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均与D3移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2移植组的胚胎耗损率及周期取消率均显著低于既往D3移植周期(P<0.05),但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既往D3移植周期(P<0. 05).对低可利用胚胎患者,选择D2行全胚胎移植不失为一个有价值、可供选择的胚胎移植策略.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早期阴道流血的发生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IVF-ET或胚胎解冻-移植(F-ET)获得临床妊娠 8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阴道流血与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孕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不孕类型、流产、妊娠期并发症、早产及剖宫产率的相关性.结果 ①妊娠早期阴道流血发生率为23. 69%,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早期阴道流血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0,95% CI: 1. 85~ 4. 57,P<0.05),与流产、早产及剖宫产率无明显相关;②患者孕前BMI是影响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95% CI:1.02~1. 17,P<0.05). 结论 IVF/F-ET后妊娠早期阴道流血对妊娠结局如流产、早产率无明显影响,但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年龄≥40岁患者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临床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助孕提供新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 IVF/ICSI-ET治疗1 075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移植时间分为新鲜胚胎移植(N-ET)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组,再按女方年龄分为A(40 ~41岁)、B(42 ~43岁)和C(≥44岁)组,并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的结局.结果 N-ET组种植率为16. 15%,临床妊娠率为27. 36%,流产率为 24. 14% , F-ET组种植率为14. 96%,临床妊娠率为23. 14%,流产率为39. 62%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的 N-ET及F-ET亚组的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方案的获卵数显著高于短方案、拮抗剂及微刺激方案(P< 0. 05),但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使用天数也显著增加(P<0.001).结论 对于年龄≥40岁的高龄患者,冻融胚胎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具有相似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无禁忌者可选择鲜胚移植.  相似文献   
994.
王美霞  滕依丽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864-1867
目的 评价耳穴综合疗法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取卵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综合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取卵时间、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丙泊酚用量、实验室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取卵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实验室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L-6、IL-8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眩晕、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耳穴综合疗法辅助麻醉有助于降低西药的用量,增强镇痛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炎性因子表达,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介入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对不孕妇女hCG日子宫内膜和子宫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性不孕IVF-ET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IVF-ET治疗,中药组采用COH+IVF-ET+中药治疗,2组COH+IVF-ET方法相同。观察2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和子宫血流参数。结果 hCG日2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型内膜在中药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hCG日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联合IVF-ET,可改善不孕妇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子宫动脉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本身是否会增加子代不良妊 娠结局(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APOs)的风险。方法:选择诊断为不孕症通过IVF-ET受孕的妇女为暴露组,诊断为 不孕症但通过非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如促排卵或简单药物治疗)后自然怀孕的妇女作为非暴露组,建立前瞻性队列。 通过单因素分析找出两组除IVF-ET操作因素外存在差异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这些因素,分析 IVF-ET技术对APOs的独立作用。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IVF-ET受孕孕妇较诊断为 不孕症但自然受孕孕妇显著增加早产(OR=1.28,95% CI:1.05~1.56)、低出生体重(OR=1.69,95% CI:1.27~2.31)、围 生期死亡(OR=5.33,95% CI:2.44~11.81)和先天畸形(OR=1.83,95% CI:1.12~2.94)的风险。结论:IVF-ET操作因素本 身可能会增加APOs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EMs行 IVF-ET共108个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促排方案不同,分为长方案组(33个周期)和超长方案组(75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助孕结局。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on hornone,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雌二醇(estradion,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长方案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总量、Gn总天数均高于长方案组,但获卵数、卵裂数、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均低于长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长方案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均高于长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期EMs患者使用超长方案促排卵可以提高 IVF-ET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植入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比不同控制性超排卵方案对超重及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行IVF助孕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0 kg/m2的PCOS患者179例,按照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组和GnRH拮抗剂(GnRH-an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治疗周期中各参数及IVF/ICSI-ET助孕结局。结果 GnRH-a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n)用药天数[(10.48±2.07)d vs.(9.07±1.78) d,P=0.032]、Gn总量[(2411.2±1286.3)IU vs.(2204.4±800.2)IU,P=0.036]、获卵数(16.07±7.28 vs.13.74±7.34,P=0.011)、受精率[(77.1±2.0)%vs.(70.0±1.1)%,P=0.041]、着床率(26.4%vs.21.4%,P=0.041)及冷冻胚胎数(7.9±0.5 vs.6.1±0.4,P=0.037)明显高于GnRH-ant组,而临床妊娠率低于GnRH-ant组(30.2%vs.35.6%,P=0.031)。结论对于超重及肥胖型PCOS患者,与黄体中期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Gn用量少,临床妊娠率高,更为经济有效,在制定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降调节方案结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方法对一次降调不全患者采用改良超长方案降调节,行IVF-ET的49例患者(50周期)作为试验组(A组),随机选择同期常规长方案降调节行IVF-ET的46例患者(51周期)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间年龄、不孕时间、IVF周期数、总AFC数、启动Gn剂量、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MII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流产率、总药费支出。结果两组间患者年龄、不孕时间、IVF周期数、总AFC数、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MII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启动Gn剂量A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药费支出A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A组(56.00%)大于B组(45.1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超长降调节结合HMG促排卵对一次降调不全的IVF-ET患者可以得到较理想的妊娠结局,并明显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取卵日男方手淫取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939例患者,其中441例未开展男性关怀,为对照组,498例开展了男性关怀,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取卵日男方手淫取精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取卵日男方发生取精不顺利的人数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性提高(P<0.01)。两组患者发生取精不顺利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对男方开展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可以显著性减少取卵日男方发生取精不顺利的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