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8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845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738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889篇
内科学   1449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335篇
特种医学   3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95篇
综合类   3839篇
预防医学   902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2292篇
  19篇
中国医学   747篇
肿瘤学   932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890篇
  2011年   983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821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790篇
  2004年   622篇
  2003年   567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而我国又是高发地区.据报道,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占全国人口的10%,总数约1.2亿[1],数字庞大,值得重视.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主要检测指标有"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定量、谷丙转氨酶(ALT)等.而"乙肝两对半"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有HBsAg、HBeAg和HBcAb阳性(大三阳),以及HBsAg、HBeAb和HBcAb阳性(小三阳).现就所收集538例乙肝患者资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2.
背景 cis—AB极为罕见,已经报道过的符合此特殊的ABO等位基因改变的表型仅3例。cis—AB01涉及A102等位基因外显子7上G803C非同义替换;然而cis—AB02和cis—AB03不同,分别是由于B101等位基因背景下A796C和C700T的非同义替换所致。核苷酸置换使得各自的糖基转移酶发生改变,导致双功能AB转移酶活性变化。研究设计与方法在一中国台湾家庭有两名以及两名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发现cis—AB表型。采用血清学方法和分子克隆技术以及对外显子6、7测序,  相似文献   
103.
苦参素穴位注射对大鼠肝癌及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苦参素足三里注射对大鼠实验性肝癌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AAF)喂饲SD大鼠制备肝癌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苦参素腹腔注射(OM ip)对照组和苦参素足三里(OM ZSL)小剂量治疗组。实验至12周末,肝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肝组织电镜检查;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OM ZSL小剂量治疗组、OM ip对照组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GST活力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肝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肝癌组织中PCNA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OM ZSL小剂量给药能治疗或延缓2-AAF诱发大鼠肝癌的发生,其部分机制可能通过减少MDA的生成、增加GST活力,减轻肝细胞损伤而产生间接治疗作用;通过抑制肝癌大鼠肝组织中PCNA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过度增殖,从而阻止或延缓大鼠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4.
Objective: To induce changes in biological character of human liver cancer cell line SMMC-7721 by blocking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genes hTRT and to explore its value in cancer gene therapy. Methods: The vehicle for eukaryotic expression of antisense hTRT was constructed and then transfected into SMMC-7721 cells. The effects of antisense hTRT gene on telomerase activity, cancer cell growth and malignant phenotyp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btained transfectants that could express antisense hTRT gene stably showed marked decrease in telomerase activity;the shortening of telomere was obvious; cells presented contact growth inhibition; in nude mice transplantation, the rate of tumor induction dramatically decreased. Conclusion : Antisense hTRT gene expression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elomerase activity of cancer cells and decrease malignant phenotypes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refore, as a telomerase inhibitor, antisense hTRT gene may be a new pathway for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 3d后继续应用复能剂对胆碱酯酶 (Che)活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10 0例中、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 4 5例 )和观察组 ( 5 5例 ) ,均在传统综合抢救基础上应用Che复能剂。对照组应用解磷定 (PAM) 3d ;观察组使用PAM 5~ 7d ,两组剂量、用法相同 ;并用酶法测定血Che活性。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 1周后Che活性恢复正常率分别为 3 7 8%和 83 6% (P <0 0 1) ;治愈率分别为 77 8%和 96 4% (P <0 0 5 )。结论 老化酶仍存在被复活可能 ,Che复能剂的应用不宜仅限于中毒后 3d内 ,延长用药时间可促进酶活性恢复 ,提高治愈率 ,应根据Che活性进行早期、足量、反复持续用药 (建议中、重度中毒患者一般应用 5~ 7d) ,直至酶活性恢复正常或稳定在 80 %左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谷氨酰转移酶GGTmRNA-H亚型表达,探讨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周组织、108例良性肝病肝组织、6例健康对照肝组织的hTERT与GGTmRNA—H亚型,观察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65例原发性肝癌中,癌组织hTERT阳性56例(86.2%),GGTmRNA-H亚型阳性6l例(93.8%),AFP阳性40例(61.5%)(P〈0.05);hTERT在20例小肝癌癌组织阳性表达16例(80.0%),GGTmRNA—H亚型阳性表达18例(90.0%),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端粒酶逆转录酶、GGTmRNA-H亚型阳性表达率虽明显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TERT、GGTmRNA-H亚型联合分析可弥补AFP检测的不足,对提高肝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小肝癌中端粒酶活性增高在癌形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hTERT基因检测比AFP更敏感、特异性更高,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07.
丛生蛋白是一种与调亡有关的多功能糖蛋白,可以诱导多种细胞发生调亡.为了研究经25μmol/L多沙唑嗪处理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中,丛生蛋白的表达水平与PC-3细胞调亡之间的关系,Youm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应用DNA碎裂片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来评估细胞调亡的程度和丛生蛋白mRNA及蛋白质的基因时空表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 M1基因 ,并探讨 GST M1基因缺失 (无效基因型 )与喉癌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组选择确诊的喉癌 4 2例 ,正常对照组 10 8例 ;取被检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 ,抽提制备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 ;选择优化后的 PCR反应体系和循环参数扩增 GSTM1,扩增后的基因产物用 2 %琼脂糖凝胶电泳 ,紫外线灯下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 :(1)成功建立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 GSTM1基因的方法。(2 )喉癌组 GST M1基因缺失率 (71.4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48.1% )显示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 (χ2 =6 .6 1,P<0 .0 5 )。结论 :(1)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简单敏感 ,准确可靠的分析 GST M1基因多态性的方法。 (2 )该地区 GST M1基因缺失与喉癌的易患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9.
110.
不同浓度氯化琥珀胆碱对肿瘤病人术后肌肉痛的影响唐育民,魏湘华,董击夫,尹志礼四川省肿瘤医院麻醉科(610041)氯化琥珀胆碱(SCC)导致术后肌肉痛已有报道〔1-3〕。近年来改善SCC术后肌肉痛的各种研究报道很多〔4-6〕。SCC本身是否引起肌痛,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