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30篇
  免费   5838篇
  国内免费   3889篇
耳鼻咽喉   208篇
儿科学   473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2310篇
口腔科学   159篇
临床医学   11077篇
内科学   10335篇
皮肤病学   267篇
神经病学   334篇
特种医学   27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9篇
外科学   8282篇
综合类   29975篇
预防医学   4490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16751篇
  130篇
中国医学   24525篇
肿瘤学   6388篇
  2024年   679篇
  2023年   2570篇
  2022年   2100篇
  2021年   2725篇
  2020年   2474篇
  2019年   2876篇
  2018年   1373篇
  2017年   2608篇
  2016年   2860篇
  2015年   3285篇
  2014年   5816篇
  2013年   5542篇
  2012年   6801篇
  2011年   7109篇
  2010年   6703篇
  2009年   6355篇
  2008年   6530篇
  2007年   6035篇
  2006年   5705篇
  2005年   5141篇
  2004年   4403篇
  2003年   3955篇
  2002年   3549篇
  2001年   3213篇
  2000年   2936篇
  1999年   2302篇
  1998年   2386篇
  1997年   2163篇
  1996年   1800篇
  1995年   1643篇
  1994年   1355篇
  1993年   1034篇
  1992年   765篇
  1991年   666篇
  1990年   517篇
  1989年   446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王伟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32-2132
急性胰腺炎经临床治疗痊愈后,患者易出现胃脘胀满、食欲差、恶心而不能恢复正常进食的状态,即中医之“胃痞”。《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扶正祛邪,使中焦得和,升降复常,胃气得复,痞证消除。  相似文献   
82.
安神补心颗粒是深圳三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丹参、五味子、石菖蒲、安神膏(首乌藤、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地黄、珍珠母、合欢皮)组成,具有滋阴、养心安神之功效,用于心悸失眠,头晕耳鸣。为进一步考察安神补心颗粒的疗效、主治范围及其不良反应。我们委托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进行临床验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的机会越来越多,使其生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但术后出现的吻合口瘘,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症等并发症是各种消化道重建术所不可避免的。因此,选择一种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是每一位外科医师的追求。我院自1996年~2004年共行全胃切除128例。其中42例采用了保留幽门的SS吻合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对临床57例胃部分切除术后胆石症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考虑胆石症的发病机制与迷走神经干损伤、胆汁攒积、Oddi括约肌痉挛水肿及胆道逆行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术式的选择、术后给药等措施防止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部分胃体-窦部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9岁,平均55岁。原发病为膀胱癌24例,结核性膀胱挛缩6例。结果术后新膀胱贮尿功能良好,患者经尿道排尿,膀胱容量280—580ml,平均385ml;最大尿道压20—60cm H2O,平均49cm H2O;充盈期膀胱压5—15cm H2O,平均12cmH2O;最大膀胱压35—65cm H2O,平均55cmH2O;排尿期最大膀胱压28—60cm H2O,平均46cm H2O;最大尿流率10~28ml/s,平均18ml/s;剩余尿量5~85ml,平均20ml。随访9个月一24年,平均8.2年,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无输尿管返流,无尿失禁及肾功能损害。4例出现会阴部、膀胱区疼痛;5例出现遗尿,术后3—6个月逐渐缓解;1例因膀胱结石再次手术。术后3.5年膀胱肿瘤复发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论部分胃体一窦部代膀胱术后并发症少,相关生理指标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经胃镜检查及活检有13例,其中仅6例(46.2%)确诊。予以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4例,全胃切除术2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5例患者在术后行辅助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化疗,1例放疗。8例(50.0%)获得5—20年的随访,其中6例存活5年,1例存活16年,另1例存活20年。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积极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8.
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57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75例,多见于中老年女性(70.0%),胃中部多发(46.7%).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腹膜转移等方面与进展期胃非印戒细胞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分型以BorrmannⅢ型、Ⅳ型多见(P<0.01),且浸润深度T3、T4比胃非印戒细胞癌多见(P<0.01);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44%,与其他类型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胃癌相比恶性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89.
胃癌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癌肿对机体的威胁并不完全在于癌细胞本身,而主要是癌细胞的积累对相应脏器功能的影响,癌肿的浸润、转移使所涉累的脏器的功能受到相应损害,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机体死亡。胃癌的浸润、转移就很易影响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营养不良在胃癌病人中较为常见,严重者会影响胃癌的治疗,而营养支持也就成为胃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90.
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胃癌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轶霞 《陕西中医》2006,27(9):1037-1038
目的探讨健脾、祛瘀、通络散结类中药配伍对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枳朴六君汤加味(枳壳、厚朴、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党参、乌蛇、蜈蚣、土鳖、甘草等)内服,配合中成药平消片,治疗胃癌40例。结果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2.50%;生存质量提高13例,稳定23例,降低4例;体重增加12例,稳定24例,下降4例。提示本方法有健脾祛瘀、通络散结,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