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107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25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6岁,因口服敌百虫乳剂10ml,0.5h后被人发现,于2002年6月10日送我院急诊科救治。服毒后出汗、嗜睡、恶心、数次呕吐胃内容物。经抢救后入院治疗,查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神志清,全身皮肤湿冷,无肌肉颤动,双瞳孔直径2mm~3mm,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粗。辅助检查:WBC12.3×109/L,胆碱酯酶20U(本院参考值30U~80U),余未见异常。经洗胃、静脉推注阿托品共26mg,解磷啶1.0g,输液等治疗后,瞳孔5mm,心率120次/min,律齐,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入院5h后出现上腹部隐痛,可忍受,未特殊治疗。次日14:00出现全腹痛,右下…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农民,反复腹胀1月伴胸闷半月入院。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下腹部隐痛,无腹泻、便秘、发热等。半月前,出现胸闷,且活动后加重,伴气促,偶有咳嗽、咳痰。外院查胸片示:双侧胸腔少量胸腔积液。予抗炎、胸穿治疗后复查胸片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腹部B超:腹腔积液;盆腔CT: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8岁,于2003年10月3日因上腹部疼痛伴呕吐入院。患者于1996年曾感上腹部绞痛,经当地医院按“胃炎”诊治,经给予输液和口服药物治疗,疼痛消失,但此后常感上腹部隐痛,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给保守治疗后好转,此后经常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心慌,反酸,恶心,呕吐。查体:T37.8℃,P100次/min,BP120/8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和右上腹部轻度深压痛,腹肌不紧。未触及包块,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5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3年,近2个月体重明显减轻,近1周来症状加重,呈阵发性剧痛,无发热、呕吐、腹泻、黑便等症状。曾在外院诊治,未见明显好转于2005年入我院。曾于1990年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查体:体温36℃,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右上腹见一长约5cm纵形手术瘢痕。剑突下压痛较明显,肝脾未触及。  相似文献   
15.
Menetrier病的黏膜剥离活检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情介绍:患者女,67岁.因上腹部隐痛伴嗳气5个月就诊,5个月前无明显诱冈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放射痛j腹痛饥饿时明显,进食后可减轻,伴嗳气,无反酸、恶心、呕吐,无发热、咳嗽、盗汗.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发现“胃体及幽门口大弯侧可见多个结节状隆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生活实例 许先生今年37岁,近2年来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常有嗳气,有时出现进餐后呕吐。在某大医院,许先生做了2次胃镜检查.均诊断为慢性胃炎。吃了不少治胃病的药.可疗效甚微。最近.他去另一家医院做腹部CT检查,报告为胃癌。  相似文献   
17.
伊咏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180-181
1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24岁,住院号38682,因停经46d,下腹隐痛1日于2010年3月30日入院。曾行人流1次。既往17岁患右侧卵巢囊肿,在当地医院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腹型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37岁。患于6天前无明显诱因持续上腹部隐痛,阵发性加剧,3天前进食,水约1-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鲜红色血丝。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入院当天排柏泊样便2次,总量约50ml,仍感腹痛,饮食欠佳、尿少,无水肿。查体:心肺(-),腹软,上腹压痛,肠鸣音活跃,未见皮疹。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10余年”2006年8月15日住院治疗,无恶心、呕吐,无便血、黑便病史,病程内无体重减轻;无恶性肿瘤家族史。入院前多次纤维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不明显。住院期间再次胃镜检查,胃窦部小弯侧见一隆起3mm×2mm黄色小结节,胃镜取标本病理提示:胃窦类癌(癌细胞较小、多边形呈巢状结构,核为椭圆形,有空泡状物质,胞浆较空为嗜酸性颗粒,特殊染银(+)。电镜下发现细胞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术前准备,肝肾功能正常,尿中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HIAA)在正常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发表的《腧穴名称与定位》这一关于腧穴的国家标准中,从第一胸椎棘突下平面到第五腰椎棘突下平面,除第八胸椎棘突下平面外其余椎体棘突下平面皆有经穴分布。基于现有文献,第八胸椎棘突下平面有胃脘下俞和第八椎两个奇穴的描述,本文基于古代文献从胃脘下俞和八椎下的位置、功效入手,结合古人对于经穴的认识和归经的依据,溯源背部两条经脉的循行、腧穴及经脉所属病症的演变,探讨胃脘下俞和八椎下的归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