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1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8篇
内科学   360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950篇
预防医学   477篇
药学   361篇
  1篇
中国医学   172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还记得你最近一次去看牙医是什么时候吗?这一年中你的视力有没有什么变化?坐办公室或是开车的时候。背部有不适感吗?听说老同学胆固醇偏高。自己是否也有点担心?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引起你的注意。快去查体吧。  相似文献   
102.
饮食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胃溃疡病的重要环节。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3.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中宝 《华夏医学》2006,19(4):737-737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场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观点对胃病的认识,使其治疗更为明确和有效。笔者运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70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70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21~70岁,平均45.5岁,病程3个月至11年。本组7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其表现胃痛48例,腹胀49例,反酸57例,嗳气60例,呕吐38例,消化不良32例,食欲不振38例。70例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59例,…  相似文献   
104.
幽门螺杆菌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溃疡病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肝硬化并发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93例肝硬化患者HP感染进行检测并分析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及肝源性溃疡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CG)接近;HP感染率在肝硬化有、无PHG及轻、重型PHG组间无显著差异;肝硬化伴十二指肠溃疡(DU)组HP感染率高于不伴溃疡组而与DU对照组接近;肝硬化伴胃溃疡(GU)组HP感染率与不伴溃疡组无显著差异,而显著低于GU对照组。结论肝硬化患者,HP与DU关系密切,而与PHG及GU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PG)亚群 (PG 、PG )含量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疾病的关系 ,选取体检健康者 3 0例 (对照组 )和疾病组 14 4例 (实验组 )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47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3 5例 ,胃溃疡 40例 ,胃癌 2 2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及病理切片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 ,旨在研究胃相关性疾病患者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RUT法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 (79.17% )高于病理切片法 (4 0 .2 8% )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 ,胃癌组患者 Hp感染率低于胃炎及胃溃疡组 ;在血清 PG含量检测中 ,胃癌组低于对照组、浅表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 (P<0 .0 1) ,胃癌组 PG /PG 比值低于对照组及浅表性胃炎组 (P<0 .0 1) ,Hp(+ )组 PG 、PG 含量均高于 Hp(-)组。  相似文献   
106.
黄芪建中汤源于《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组成,即小建中汤加黄芪。功能温中补气,补虚缓急。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绍兴当代名医陈祖皋先生应用该方时将饴糖易为怀山药。黄芪建中汤以怀山药易饴糖后,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温中而不燥、润养而不腻、阴阳并调、柔肝缓急之功,善于治疗胃虚兼肝胃不和之胃脘痛、痞证、便血等脾胃病。兹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肾为胃之关”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肾为胃之关”理论渊源及后世对其内涵的发挥;研究胃病难治或久治不愈者,每于治脾胃的同时兼以补肾,常获良效的理论依据;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肾为胃之关”理论的合理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李玉奇教授辨治慢性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著名中医专家,辽宁中医院原院长硕士生导师李玉奇教授,近50年来,专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在辨证治疗慢性胃病方面积累了独特的经验,现将随师临诊期间所学,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9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东汇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81-18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舞钢职工医院9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结果 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0.0% (49/98);门脉高压性胃病占26.53%(26/98),消化性溃疡占21.43%(21/98).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非曲张静脉出血(包括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0.
杨丽 《保健医苑》2013,(7):29-29
<正>45岁的张先生因时常恶心而到消化内科就诊,经检查,张先生除了轻微的胃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治疗一段时间后却未见疗效。于是,医生建议他查查心脏。最终,张先生被确诊患上冠心病。其实,像张先生这样,因为恶心而误认为是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在平日并不少见。很多人恶心时都是当作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