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7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4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6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1篇
内科学   4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850篇
综合类   1396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5篇
  1篇
中国医学   33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益母草防治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SD成年雄性大鼠,禁止16小时,肌注甘油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于其初发期给予不同药液,观察到益母草组3、24及48小时Bcr升高值,24及48小时BUN升高值均明显低于自来水组和单纯禁水组,而与校正对照异搏停组近似,肾组织损伤程度亦明显减轻。结果表明,益母草对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IATN)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2.
百令胶囊对慢性肾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从新》记载,冬虫夏草功同人参;《本草纲目拾遗》描述其有益肾,保肺止血等功效。百令胶囊是由人工虫草菌丝体成分构成.与天然虫草基本一致,常作为天然虫草代用品用于临床。已证实百令胶囊具有消除蛋白尿,减轻肾脏病理的损害,促进肾脏功能恢复的作用;将此药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因而百令胶囊是治疗慢  相似文献   
33.
1984年以来,我科采用血气分析和检测尿PH的方法确断40例肾小管酸中毒患者。本文对这40例肾小管酸中毒患者从年龄分布、各项检查测定、病因的构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心电图等资料作了分析。并结合文献对40例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变部位的分型、发病机理、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本文还在怎样改进使用血气分析和尿PH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使诊断肾小管酸中毒的手段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34.
自1980到1986年,我院泌尿外科对4例单纯右侧肾动脉狭窄(RAS)性和3例双侧RAS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了治疗。7例右侧 RAS皆进行了自体肾移植治疗,其中3例双侧RAS者采用PTA治疗,全部病人术后8天内血压皆恢复正常,随诊10个月到6年,无复发且都恢复工作。1例17岁女孩,术后2年结婚,又2年生一女孩,母女健在血压维持正常。  相似文献   
35.
张慧媛  李莎 《四川医学》2007,28(2):229-229
1临床资料 例1,女,2岁。1岁内以反复呕吐住院,误诊为肠炎,2岁时以多饮多尿、身材矮小、佝偻病体征为主要表现人院,经查血气分析、血电解质,尿pH值等,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白细胞的粘附在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肌肉注射甘油制作ATN动物模型,应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单抗防治初发期大鼠ATN,观察其肾脏病理学及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变化。结果给药24 h后治疗组血肌酐值[(412.31±94.42)μmol/L]明显低于CD3对照组血肌酐[(990.21±171.25)μmol/L](P<0.05)。模型组与CD3对照组可见明显肾小管坏死,而治疗组仅2例出现较轻的坏死灶。结论白细胞的粘附在ATN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单抗阻断白细胞的粘附能明显减轻肾脏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7.
报告远端肾小管酸中毒16例,其中完全型2例,不完全型14例,完全型有高氯低钾性酸中毒,不完全型无酸中毒,但氯化铵负荷试验阳性。在口服枸橼酸钾期间,两型均观察到尿钙明显降低,尿pH和枸橼酸显著升高,完全型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对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39.
张建国  朱妙珍 《四川医学》1998,19(4):296-297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小管间质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6例CGN患者及13例正常人血清、尿和肾活检组织IL-2含量。结果:CGN患者肾组织和尿IL-2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小管间质病变愈严重,肾组织IL-2含量愈高;尿IL-2含量与肾组织IL-2含量呈高度正相关,而与血清IL-2含量无平行关系。结论:IL-2在CGN小管间质损伤过程中可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