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3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目的:观察辨证穴位埋线对慢性肾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频度的影响。方法:将辨证为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及中药辨证汤剂口服外,治疗组给予辨证穴位埋线,观察两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发作频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6%,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穴位埋线的慢性肾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发作频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可以减少慢性肾炎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佐治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肾绞痛病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654-2穴位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用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每日1次,分别对15min、30min后疼痛缓解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止痛快(P0.05)。结论:654-2穴位注射可缩短止痛时间,并避免盐酸哌替啶的成瘾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寻脊髓损伤后治疗尿潴留的方法。方法:将99例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取强刺激肾俞和次醪等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揣,对照组为81.8%。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肾俞,次醪穴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疗效优于常规取穴。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了探索非药物疗法长期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方法:用糖尿病康复仪治疗 30例糖尿病并与单纯降糖药物治疗 20例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空腹、餐后2h血 糖及空腹、餐后2h胰岛素指标评估。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0%)优于对照组 (45%)(P<0.01);治疗后血糖和胰岛素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提示糖尿病康复仪通过改善机体的微循环系统,使胰岛功能得到修复,增加外 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胰岛素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55.
拔罐配合穴位贴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召燕 《陕西中医》2001,22(4):232-232
目的 :探索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采用肾俞与肺俞穴位拔罐 ,配合肺俞、肾俞、中府、膏肓俞等穴位梅花针叩刺后贴敷药物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 6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88.75 %。提示 :本法可以调整机体平衡 ,提高免疫功能 ,对慢性炎症有很好的消炎作用 ,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方法 ,且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经肺腧穴中药离子导入联合振动排痰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振动排痰干预,观察组基于以上加予经肺腧穴中药离子导入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4 d后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4 d后的临床观察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喘息、咳嗽、咯痰及湿罗音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7%与80.65%,P<0.05); 干预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显著提高(P<0.05),日排痰量显著增加(P<0.05),呼吸困难指数Borg(Borg Scale)量表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干预后,两组简化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量表关于症状、活动、疾病影响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肺腧穴中药离子导入联合振动排痰干预AECOPD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症状体征、肺部血氧供应和气道呼吸困难,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委中、肾俞穴不同电针顺序对布比卡因(bupivacaine, BPVC)致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组织形态学及Pax-7、成肌分化抗原(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Myod)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委中-肾俞组和肾俞-委中组,每组8只。模型组、委中-肾俞组和肾俞-委中组采用0.5%BPVC肌内注射复制大鼠多裂肌损伤模型;对照组予等量0.9%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与模型组不进行针刺干预,委中-肾俞组和肾俞-委中组分别依次针刺委中、肾俞肾俞、委中穴,针刺后连接电针,波形选用疏密波,电针频率采用2 Hz/10 Hz,电流强度选择1 mA,持续治疗20 min,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7 d。电针干预7 d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损伤部位多裂肌形态学变化,并分别采用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多裂肌中Pax7和Myod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HE显示,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可见部分肌纤维修复,但巨噬细胞数量仍较多;委中-肾俞组和肾俞-委中组可出现较多新生的肌纤维,巨噬细胞明显减少,肌纤维破坏程度较模型组低。治疗后,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在肌纤维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 CSA)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俞-委中组与委中-肾俞组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肾俞-委中组有高于委中-肾俞组的趋势。模型组Pax-7和Myod蛋白及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Pax-7和Myod蛋白及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肾俞-委中组Pax-7和Myod蛋白表达优于委中-肾俞组(P0.05或P0.01),而在mRNA表达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委中穴和肾俞穴治疗腰痛时,先取肾俞后取委中可能疗效较好,但仍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且其确切机制也有待揭示。  相似文献   
58.
针药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性不育症6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  杨绍涛 《陕西中医》2002,23(3):224-224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精液不液化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穴位 (气海、水道、左行间、左三阳交、肾俞、阳陵泉、太溪 ) ,配合中药基本方 (生地、麦冬、玄参、知母、黄柏 ) ,并辩证加味治疗本病 6 2例。结果 :总有效率 96 .8%。提示 :本疗法有促进精子的生成、发育及活力达到施精成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9.
艾灸肾俞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艾灸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老龄小鼠模型,采用免疫和生化等实验技术,观察灸治“肾俞”穴对其自由基代谢,免疫功能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艾灸能提高老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的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改善自由基代谢,能提高胸腺指数,增强脾淋巴细胞增反应和免疫功能;提高脑内5-HT,5-HIAA,NE,DA的含量,调整神经递质水平。上述指标中,艾灸组测值均高于老龄组,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肌筋膜松弛术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研究。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7例,有效入组150例,出组7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三组,即采用肌筋膜松弛术结合针灸治疗的观察组52例,采用单纯肌筋膜松弛术治疗的肌筋膜治疗组48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的针灸组50例。治疗前、后分别使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定,使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定。6个月及1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且再次进行康复评估。痊愈后症状及体征重新出现或治疗好转后症状及体征再次加重视为复发。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三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三组间相比较,观察组(联合治疗)的JOA评分、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优于肌筋膜治疗组与针灸组(P<0.05)。疗效方面,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90.38%,针灸组总有效率72.00%,肌筋膜组总有效率68.75%,两两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88.46%,针灸组总有效率66.00%,肌筋膜组总有效率75.00%,两两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组,肌筋膜组和针灸组各有3例患者出组;观察组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肌筋膜组有8例患者治疗无效,针灸组有9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肌筋膜松弛术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作为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之一,二者结合皆优于两者单独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