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38篇
  免费   2104篇
  国内免费   1133篇
耳鼻咽喉   128篇
儿科学   799篇
妇产科学   364篇
基础医学   1144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7823篇
内科学   3034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950篇
特种医学   9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3481篇
综合类   12700篇
预防医学   14347篇
眼科学   216篇
药学   5790篇
  99篇
中国医学   3229篇
肿瘤学   1064篇
  2024年   364篇
  2023年   1238篇
  2022年   1130篇
  2021年   1483篇
  2020年   1350篇
  2019年   1265篇
  2018年   661篇
  2017年   1190篇
  2016年   1295篇
  2015年   1584篇
  2014年   3040篇
  2013年   2911篇
  2012年   3710篇
  2011年   3815篇
  2010年   3548篇
  2009年   3374篇
  2008年   3415篇
  2007年   3151篇
  2006年   2699篇
  2005年   2622篇
  2004年   2210篇
  2003年   1900篇
  2002年   1529篇
  2001年   1213篇
  2000年   1042篇
  1999年   754篇
  1998年   620篇
  1997年   623篇
  1996年   608篇
  1995年   485篇
  1994年   408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它具有特异的神经营养活性作用。文章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并对以Aizheimer病为代表的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脑内病因及神经营养因子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试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评价核酸或核苷酸用于临床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学价值。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光盘数据库、EMBASE光盘数据库,并联机检索SCI数据库,鉴定有关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4.l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46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核酸/核苷酸用于肠内营养支持、婴儿营养、免疫调节治疗。18个研究报告了含核苷酸组分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外科术后和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合并分析发现免疫营养对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和费用有肯定意义。发现1个报告在母乳代用品中加入核苷酸对婴儿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但报告对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27个对“免疫核酸”用于免疫调节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低质量研究,合并分析无法肯定iRNA的临床价值。结论 在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免疫肠内营养制剂可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可能减少住院费用,但不能确定作为组分之一的核苷酸的作用。尚无证据支持在母乳代用品中添加核苷酸具有临床意义。不能肯定免疫核酸是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亦未发现核酸在延缓衰老、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方面的可用证据。建议对核酸、核苷酸用于营养支持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进行进一步研究,严格规范“核酸营养品”的宣传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应用愈来愈广泛。化疗期间认真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以帮助病人安全度过难关。 1 化疗前的护理 1.1 心理护理 肿瘤病人往往有恐惧、紧张心理,担……  相似文献   
104.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近年来才被发现而且在实验研究中被证明有确定生物学活性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已经成为众多学的研究热点。结构特点显示GDNF为TGF-β家族中的一个新的亚家族,但其在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维持和损伤修复方面有其他神经营养因子不能比拟的强效作用。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对特异性营养作用已为众多学所认可,且在美国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有关GDNF的许多研究正在进行,虽然目前大多限于基础研究,但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可以预见GDNF将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切除术后出口梗阻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出口梗阻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分析21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胃出口梗阻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包括2例空肠造口和14例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支持时间14-30d。结果:肠内营养支持治愈率占全组的76.20%(16/2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出口梗阻中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肠外营养制剂中氨基酸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学研究发展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能像临床营养这样取得如此巨大和有价值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氨基酸溶液.氨基酸是全肠外营养(TPN)的基石(building blocks),其作用是维持细胞结构,产生消化酶、激素和血浆蛋白.  相似文献   
109.
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细菌菌谱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1年4月收治的使用腔静脉导管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的肠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肠瘘患者,共进行了358次腔静脉置管,腔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的有88次(24.6%),腔静脉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6.9±13.0)d。88次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尖端共培养出95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56.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5株,占36.8%;真菌6株,占6.4%。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临床表现,有16例患者更换了抗生素,4例改用抗真菌药物,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肠瘘患者,腔静脉感染仍是实施静脉营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最常见。  相似文献   
110.
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常需采用胆肠吻合术作为附加治疗术式。如何选择理想的术式去除病灶、解除狭窄及减少胆肠吻合术后的胆道感染是临床医师较为关注的问题。我科1992~2000年采用肝叶切除加胆肠内引流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43例 ,虽手术操作复杂 ,但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中男14例 ,女29例 ;年龄16~81岁 ,平均59.3岁 ;病程4d~32年不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畏寒发热、黄疸等 ;术前B超、CT、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胆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