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一种通过切开食管下括约肌,改善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的微创内镜技术。作为近年来的新兴内镜技术,POEM症状缓解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具有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随着研究者们对POEM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关POEM的手术方式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就POEM标准术式的改进、改良术式及衍生术式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32.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治疗长病程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2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POEM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共159例,按其病程长度分为长病程组(病程≥10年)与非长病程组(病程<10年),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并进一步探究长病程组复发者与未复发者的组间差异。结果 长病程组患者年龄[(57.09±14.30)岁 比 (42.08±15.68)岁,t=5.569,P<0.001]、既往治疗比例[28.9%(13/45) 比 9.6%(11/114),χ2=9.319,P=0.020]及Henderson Ⅲ级食管患者比例[17.8%(8/45) 比 6.1%(7/114),χ2=7.020,P=0.030]显著高于非长病程组。长病程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非长病程组[33.3%(15/45) 比 14.9%(17/114),χ2=6.811,P=0.009]。长病程组中,术后复发者年龄[(62.50±16.94)岁 比 (53.77±12.95)岁,t=-2.121,P=0.040]及既往治疗史比例[53.3%(8/15)比16.7%(5/30),χ2=6.544,P=0.016]均高于无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OEM对于长病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安全有效。长病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高龄及有既往治疗史的患者更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333.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44例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前后AC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及胸部CT、食管X线造影结果,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4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OEM,黏膜下隧道切开长度(12.9±1.1)cm,肌切开长度(9.6±2.4)cm。术后44例患者经1~39个月随访,术后Eckardt评分(1.1±1.1)分,较术前(6.6±2.0)分明显降低(P0.01)。术前、术后行胸部CT 10例,术后食管最大径均值(25.7±8.5)mm,较术前(41.5±14.9)mm明显减小(P0.01)。术前、术后行X线食管造影10例,术后食管最大径较术前缩小(29.3±16.8)%。44例患者体重由术前的(53.2±10.9)kg增加至术后的(58.3±11.7)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OEM作为治疗AC的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其短中期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34.
术后胃轻瘫是保留幽门胃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报道1例早期胃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保留幽门中段胃切除术,半年后因胃排空障碍再次入院,经多种保守治疗手段治疗无效,行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  相似文献   
335.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AC)并接受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的208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208例患者术后复查胃镜见食管扩张较前明显改善, 贲门松弛, 内镜通过无阻力, 创面愈合好;均未出现大出血、穿孔、转外科手术情况。其中22例(10.6%)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均较前好转。54例术前、术后均完成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患者, 术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完整松弛压分别为(13.68±9.31)、(9.52±1.27)mmHg(1 mmHg=0.133 kPa), 均低于术前的(21.61±13.99)、(18.24±11.09) mm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2、5.18, 均P<0.001)。术后1、3、6、12、24、36、48、60、72、84个月的Eckardt评分分别为(0.27±0.04)、(0.27±0.04)、(0.25±0.04)、(0.33±0.05)、(0.50±0.06)、(0.68±0.09)、(0.47±0.07)、(0.44±0.08)、(1....  相似文献   
336.
目的 比较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Liu-POEM)与传统POEM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差异。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30例完成Liu-POEM的患者和应用Liu-POEM之前近期完成传统POEM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两种术式的总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症状评分(Eckardt评分)来评价Liu-POE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 Liu-POEM平均总手术时间为(27.13±11.42)min,平均肌切开时间为(13.20±5.09)min;术后无患者出现纵隔及皮下气肿,无发热。传统POEM平均总手术时间为 (51.22±25.63)min,平均肌切开时间为 (11.18±7.61)min;术后有3例(10%)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未经特殊治疗,术后2 d自行吸收;1例患者术后发热1 d,最高体温37.6 ℃,物理降温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Eckardt评分<3分。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 结论 Liu-POEM具有操作技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337.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幽门括约肌切开术(G-POEM)治疗胃下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G-POEM的14例胃下垂患者的基线资料, 包括年龄、体重、住院时间、修正后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评分(mGCSI)等。规律随访并记录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为体重和mGCSI。统计学方法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与Bonferroni校正检验。结果 14例胃下垂患者的年龄为50.0岁(24.5岁),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 住院时间为10.5 d(5.0 d), 术后随访时间均>12个月。14例患者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mGCSI [1.94分(1.19分)、0.78分(0.47分)、0.36分(0.19分)、0.17分(0.45分)、0.13分(0.57分)、0.29分(0.50分)]和体重[43.5 kg(5.8 kg)、43.5 kg(5.8 kg)、42.5 kg(7.1 kg)、43.5 kg(6.9 kg)、45.0 kg(8.0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