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窦迎春 《中医药学刊》2010,(8):1729-1731
清代的《伤寒论》研究,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对其理、法、方、药的阐发,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对《伤寒论》证候、治法、方药的补充较前代更加丰富,临床各科的系统化、完善化,使《伤寒论》方剂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温病学家对《伤寒论》方剂的化裁应用,充分证明了《伤寒论》确为百病立法,而方亦为百病制。  相似文献   
812.
《世界中医药》2015,(3):402
为推动络病学学科深入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络病分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将于2015年5月22日至24日在石家庄召开,参会者将授予国家一类学分。现征集参会论文,具体事宜如下:征文以"继承创新、发展络病理论"为主题,由络病学大会组委会、《世界中医药》杂志社、《疑难病杂志》杂志社组成评审组,对征文逐一评审,评出获奖作品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纪念奖若干名。获一、二、三等奖的论文  相似文献   
813.
积极构建适应中医药学术继承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历经5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专业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中医药学作为一门传统民族医学,其理论和实践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由于采用了西医课程教育模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  相似文献   
814.
[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使古代针灸医籍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方法] “诵、解、别、明、彰”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经典的必经之路,基于《针灸医籍选读》课程特点,应用现代语言,重新解读该五步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结果] 现代语言解读下的“诵、解、别、明、彰”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可逐步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 [结论] 应用现代语言解读“诵、解、别、明、彰”经典学习五步法,可提高学生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针灸经典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815.
目前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的几种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论述了中药复方在防治疾病中存在的现实,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研究几种不同的思路,即中药"植物化学"化模式;继承中药传统配伍模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层次的继承和发扬;拆方研究.中药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客观上应可多种方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816.
土家医毒气学说理论及毒气病诊治技术散落于土家族民间千百年,在民间土家医中运用,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发掘整理、发展、提高和创新,使之成为土家医一个特色学科。项目组经过近20年文献和田野调研及临床运用研究,形成了天毒、玍毒和蔫毒三大类,风毒、寒毒、热毒和火毒等十八小类病因;机体包气与毒邪一体成为新的致病因子,造成气窜、气积、气结、毒瘀、毒积,使气血逆乱、精损神伤的主要病机;形成识症辨毒、量毒施药、对抗降解、以毒攻毒四大诊治原则。在临床上制定攻毒法、败毒法、赶毒法等十二种治法,整理了天毒疾、玍毒疾和蔫毒疾103种常见毒邪病证治规律,整理出400余种治毒药物及219个治毒方药。在历代土家医继承和发展下,在国内广大土家医药工作者及科研人员不懈努力下,通过传承和创新研究,构建了土家医毒气病学科,丰富了土家医药学。  相似文献   
817.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基础理论以藏象经络为其理论核心,藏象经络学说研究的进展决定其发展方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未以解剖学方法为主,是古人自觉运用古代哲学思想,概括当时对人体与疾病的认识,融合当时多学科知识而形成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着种种误区;其现代研究应当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为中医临床服务为前提,做到“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  相似文献   
818.
认清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规律,优势及其特点,选择合适的科研方法,对促进中医药学术的进步、临床疗效的提高以及中医药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回顾近年来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应用、新药开发及现代化研究的现状,分析其利弊得失,提出(1)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既要整理继承,更要注意创新,(2)中医药临床应用研究,既要探讨疗效机,我应重视提高疗效的手段、方法、方案的研究,(3)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既要应用现代医学方法,更应重视多学科方法,手段的使用,(4)药新药的开发研究,既要鼓励取有效成分I类新药的开发,更要重视与中医药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