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3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607篇
内科学   268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42篇
综合类   1978篇
预防医学   68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539篇
  4篇
中国医学   2352篇
肿瘤学   20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口服碘油丸防治地甲肿效果观察聂尚辉,刘珠华,张祯明我县于1990年开始普查地甲病,1992年开展碘盐防治,但不落实。为加速碘缺乏病防治步伐,我们于1993年11月组织全县近5万名7~14岁学生进行口服碘油丸,1995年6月抽查16所小学662名10岁...  相似文献   
82.
<正> 本文对50例老年高血脂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服用二种不同的降血脂药,在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与甲襞微循环、血脂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及给药方法:50例老年高血脂患者,在注意低脂饮食的同时,分为两组治疗观察。第一组,36例,平均年龄66.7岁,采用青岛第三制药厂生产,批号8905104,藻酸双酯钠(PSS)口服150~500mg/d。第二组,14例,平均年龄67.1岁,采用天  相似文献   
83.
乙酰紫草素注射液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乙酰紫草素注射液对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进行体内抗瘤实验并计算抑瘤率。结果:乙酰紫草素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5.49%,45.25%和28.09%。结论:乙酰紫草素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84.
孙志国 《医学信息》2005,18(12):1749-1749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闫××,男,48岁,主因“间断乏力9年,眼黄1年,腹胀1月”入院,1995年6月出现乏力、纳差伴厌油,化验H B V M大三阳,H B V D N A2.46×106copies/m l,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因患者持续发热不能耐受,1月后停用。2000年11月再次出现乏力、纳差,化验“转氨酶80U/L”,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氧糖剥夺(OGD)损伤模型中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 02、0. 2、2和20μmol/L)紫草素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经进行预处理,再经OGD损伤处理,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双染法分别检测神经元活性和凋亡情况,选择最适紫草素浓度。然后,在加入紫草素之前提前加入LY294002(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1μmol/L),用Wes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p-Akt(Ser473)水平变化,用LDH法和FDA/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活性和凋亡率变化。结果:0. 2、2及20μmol/L的紫草素可显著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 0. 05),同时还可使神经元内p-Akt(Ser473)水平显著升高(P 0. 05); LY294002可显著阻断紫草素对神经元p-Akt(Ser473)水平和凋亡率的影响(P 0. 05)。结论:紫草素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来减少OGD诱导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86.
宋厦  高旋  韩秋玥  付爽  马海英 《解剖科学进展》2020,26(2):182-184,188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膀胱癌T24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与紫草素组(10、20、40μmol/L)。不同浓度紫草素干预48h后,MTT方法检测T24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T24细胞的凋亡率。40μmol/L紫草素干预48 h后,Transwell实验检测紫草素对T24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24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9(Caspase-3/Caspase-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紫草素均能显著抑制T24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40μmol/L紫草素干预48 h后,T24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显著降低,T24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MMP-2与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紫草素能够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并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87.
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安全性及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安全性及降血脂作用。方法 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天喂养试验对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安全性进行考察;通过建立大鼠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经口灌胃不同剂量(250、750、1500mg/kg.BW)的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混合物连续30天,测定血脂指标,对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降血脂作用进行考察。结果 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对大、小鼠急性经口MTD值均>15.0g/kg.BW,属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天喂养试验未引起动物中毒性损伤改变。降血脂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三个剂量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F=4.405,P=0.010;F=4.601,P=0.008),降血脂作用明显。结论 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安全性高,无致突变性及亚急性毒性,并且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88.
腰果壳油由于其长链脂肪族特性,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化工原材料。但目前相关危险品规则对于它的分类存在着差异。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化学品测试准则404: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标准,对腰果壳油及其部分衍生物的皮肤腐蚀危险性做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类产品都具有皮肤腐蚀性,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低估了腰果壳油的危险性。建议在相关规则中修改腰果壳油及其衍生物的危险性分类。  相似文献   
89.
蒋菁 《中国全科医学》2001,4(11):872-872
作者自 1999年 1月以来对 17例褥疮患者采用氧疗合紫草油外敷治疗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11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3 7岁 ;褥疮发生时间最长 18天、最短2天。疮面 5处者 1例、 3处者 4例、 2处者 5例、其余均为 1处 ;3 4处褥疮中表皮红润、紫暗占 2 4处 ,表皮溃破者占 5处 ,溃破侵入到肌肉占 2处 ;发生部位在骶尾部 2 0处 ,髂骨突部 8处 ,踝部 4处 ,足跟部 2处 ;褥疮范围1 5cm× 3 0cm~ 4 0cm× 7 5cm。2 治疗方法2 1 紫草油组方与制备 :紫草 60 g、白…  相似文献   
90.
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内外自由基的形成及意义。方法用TBA-醋酸法检测正常人血清,血浆,胸腹腔渗、漏出液,各细胞提取物及服用西洋参前后的血浆和经过氧化处理后的正常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及食用油脂、相应烟雾冷凝油的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各细胞均有自由基反应,以血小板为最高。血清LPO明显高于血浆(P<0.001),胸腹腔渗出液LPO明显高于漏出液(P<0.001),过氧化处理后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的LPO明显高于过氧化处理后的正常人血清LPO(P<0.001);油脂质量越高,LPO含量越低,相应的烟雾冷凝油的LPO是食用油脂的14.3~35.6倍。结论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均可引起脂质过氧化,不管何种因素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其反应过程及其产物LPO对生物体都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