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4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295篇
口腔科学   251篇
临床医学   1198篇
内科学   828篇
皮肤病学   14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625篇
综合类   3342篇
预防医学   619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1127篇
  8篇
中国医学   1085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643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392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72.
73.
74.
114例声带疾患喉动态镜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4例声带疾患喉动态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声带息肉与声带恶性肿瘤的声带粘膜波特征有助于早期判断声带疾患的性质及程度。  相似文献   
75.
我们自1986年1月~1990年12月采用自拟藿苏平胃汤以解除应用灭滴灵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78例中男103例,女75例;年龄14~68岁,平均34.5岁;阿米巴肝脓肿31例,滴虫性肠炎34例,慢性结肠炎28例,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20例,消化性溃疡21例,食道炎8例,口腔炎7例,肝硬化患者齿衄5例。灭滴灵0.6~2.4g/d,分3次服,或0.6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及每日用量根据病种、病情而定;均在5~7天后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恶心呕哕178例,暖气吞酸165例,脘腹胀闷174例,大便稀溏,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者124例。观察发现全组消化道反应患者,舌苔由白薄苔逐渐增厚,变为白腻苔或白厚腻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胃病患者前后生长抑素内分泌细胞(D细胞)数量变化。方法:用免疫组化酶链亲合素过氧化酶复合技术(SABC)对患者治疗前后胃粘膜组织的D细胞染色,观察治疗前后D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经胃复春片治疗后,患者胃窦粘膜D细胞阳性数及强阳性率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意义。结论:胃复春片对慢性胃病患者生长抑素D细胞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77.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宫颈肌瘤3 7例 ,其中有蒂宫颈肌瘤 2 1例 ,无蒂内突型宫颈肌瘤 16例 ,术后随访 3~ 3 1个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 0 7min ,术中平均出血 2 0 5ml ,一次性治愈率达 10 0 % ,无 1例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周围脏器损伤、感染及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宫颈肌瘤首选宫腔镜电切术 ,它具有治愈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
隆起糜烂性胃炎148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建亭 《中原医刊》2002,29(6):34-35
隆起糜烂性胃炎 ,以往又称为痘疹样胃炎及疣状胃炎 ,是一种具有特殊病变形态的慢性胃炎。研究表明其病因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关系密切 ,并发现此病有癌变倾向。现将我院 1997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接受胃镜检查的 45 6 0例患者中 ,检出的 14 8例隆起糜烂性胃炎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门诊或住院患者接受内镜检查的病人 ,体检无全身疾患。男 12 0例 ,女 2 8例 ,年龄 16~ 72岁 ,平均 42 .5岁。病程 1月~ 1年内的 2 4例 ,1~ 5年的 42例 ,5~ 10年的 38例 ,10年以上的 44例。1.2 临床表…  相似文献   
79.
门脉高压性肖病(portal hypenensive gastropathy,PHG)是门脉高压(PHT)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尸体解剖发现其组织学特点是胃粘膜和粘膜下层细血管、毛细血管明显扩张、扭曲而没有明显炎症改变。本实验参照Albillos等方法并加予改进制备PHG大鼠模型,同时测定了PHG大鼠血浆和胃粘膜NO^-2/NO^-3、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浆胰高糖素含量。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27岁,1994年1月l8日以“完全性膀胱外翻”.“左侧腹股沟斜疝”收住院。既往于1987年曾在本院行手术修复.未成功。体检:下腹部可见陈旧手术癜痕。耻骨联合分离缺损6cm.耻骨上膀胱区腹壁缺损,腹直肌分离.膀胱前壁缺损,红色膀胱粘膜外翻暴露,可见左右侧输尿管开口喷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