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55篇
  免费   5651篇
  国内免费   1486篇
耳鼻咽喉   835篇
儿科学   385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1985篇
口腔科学   1347篇
临床医学   14769篇
内科学   4146篇
皮肤病学   160篇
神经病学   994篇
特种医学   272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4255篇
综合类   26387篇
预防医学   6549篇
眼科学   370篇
药学   7688篇
  104篇
中国医学   2826篇
肿瘤学   2044篇
  2024年   411篇
  2023年   1351篇
  2022年   1331篇
  2021年   1547篇
  2020年   1820篇
  2019年   1296篇
  2018年   868篇
  2017年   1420篇
  2016年   1773篇
  2015年   2164篇
  2014年   3922篇
  2013年   4104篇
  2012年   5296篇
  2011年   5790篇
  2010年   5547篇
  2009年   5914篇
  2008年   5903篇
  2007年   5706篇
  2006年   5741篇
  2005年   5820篇
  2004年   4669篇
  2003年   5097篇
  2002年   4245篇
  2001年   3656篇
  2000年   2078篇
  1999年   2008篇
  1998年   1805篇
  1997年   1823篇
  1996年   1674篇
  1995年   1457篇
  1994年   1167篇
  1993年   903篇
  1992年   786篇
  1991年   703篇
  1990年   538篇
  1989年   696篇
  1988年   265篇
  1987年   246篇
  1986年   209篇
  1985年   209篇
  1984年   126篇
  1983年   110篇
  1982年   9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经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的CTA观察原发肺癌的血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造影CTA观察肺癌血供情况。方法前瞻性观察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分别行体循环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留置BA导管与PA导管行CTBA与CTPA,观察BA与PA对肺癌的血供。结果CTPA上,无体动脉与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肿瘤未见强化,有体动脉或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见肿瘤边缘强化,CT强化值为10.0~45.6 Hu。CTBA上肿瘤部分明显强化,CT强化值为150.3~320.7 Hu,可见杂乱无章的肿瘤血管影,3例见纵隔淋巴结强化。结论本组病例观察表明原发性肺癌由BA为主的多发体循环动脉供血,未发现PA参与供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与事件相关电位(ERP)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和52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了SSR和ERP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卒中后抑郁组中SSR和ERP测定中的P300成分异常率分别为87.3%(48/55)和83.6%(46/55),两者异常吻合率为76.4%(42/55)。卒中后抑郁组SSR测定结果中,SSR潜伏期和波幅值较对照组延长和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ERP测定中N2、P3波潜伏期和P3波幅较对照组分别延长和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N2、P3波潜伏期与SSR测定中潜伏期以及波幅与波幅之间呈正相关(r=0.29~0.36,P<0.01),而两者潜伏期与波幅之间呈负相关(r=-0.32~-0.33,P<0.01)。结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可作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3.
64层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芸  金朝林  王翔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1):1452-145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可疑下肢血管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 IP),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以及曲面重建(CPR)。结果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自髂总至足背整个动脉系统病变的准确部位、范围及侧枝血管。90例患者中67例(77%)患者血管呈不同程度粥样硬化表现。其中轻或中度狭窄49例(56.3%),重度狭窄18例(20.7%),7例(8%)完全闭塞患者可见侧枝循环血管形成。结论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肝门胆管癌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1例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2例表现为肝门区胆管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13例有延迟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X线阴性肺癌误诊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线阴性 (普通后前位胸片未显示出病变 )肺癌在基层医院误诊率颇高 ,以致延误治疗。今将我院近五年内所见 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本组 9例中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3 7~ 68岁 ,≥ 45岁 7例。1.2 临床症状 咳嗽、咳痰 8例 (88.8% ) ,痰血 7例 (77.7% ) ,胸痛 5例 (5 5 .5 % ) ,发热 1例 (11.1% ) ,气喘 1例 (11.1% ) ,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2例 (2 2 .2 % ) ,局部呼吸音降低 3例 (3 3 .3 % )。1.3 误诊疾病 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3例 ,支气管扩张 3例 ,作者单位 :4580 0 0 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66.
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在CR足部影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在体厚差别较大的足部CR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成人足部CR图像50例,采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处理用以观察趾周软组织、第1趾甲沟、第5趾骨远侧节、距骨小粱、跟骰关节间隙的清晰显示率,并与常规CR处理图像进行比较。结果经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处理后,显示全足组织结构更加清晰,与常规CR图像相比,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t=7.732,P<0.05)。结论对体厚差别较大的足部CR图像,应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使大量有用信息得以充分利用,能在同一幅图像上同时显示软组织、骨骼及关节结构,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在X线影像上诊断急性肺脓肿以空洞液平及周围大片状浸润、而慢性肺脓肿则以厚壁或多房空洞并肺组织纤维化改变为特点已早为人们所熟知[1~2]。但部分肺脓肿病例,由于治疗时抗生素的不规则应用和机体抵抗力逐渐增强等,而缺乏上述特点呈不典型表现,导致临床经常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  相似文献   
68.
Smart Prep技术在肾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mart Prep技术在肾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20例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通过时间-密度曲线获得肾动脉的有效浓度阈值。65例行肾动脉CTA造影,经肘静脉团注370mgI/ml优维显1.5ml/kg后,应用Smart Prep软件实时监控靶血管浓度,当感兴趣区对比剂浓度达有效浓度阈值时触发增强扫描完成数据采集,重组和重建图像显示肾动脉。结果:65例肾动脉CTA造影均获成功,58例(89.2%)增强时相处于最佳扫描时期。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15~38s不等,个体差异明显,而肾动脉CT值持续位于有效浓度阈值(100HU)以上。结论:Smart Prep技术实时监控肾动脉对比剂浓度变化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它不受个体差异影响即可确保增强扫描的实施,优于小剂量试验。  相似文献   
69.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测量术后复发残余病灶、术后未复发病变区、残腔病灶及脑组织正常区域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脑血管表面通透性(PS),以及其各相对参数值(rCBF、rCBV、rPS)],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复发残余组10例,CBF值、CBV值及PS值均升高,rCBF值为1.99±0.72,rCBV值为2.57±0.79,rPS值为10.79±5.85。未复发组11例,CBF值及CBV值均降低,rCBF为0.36±0.99,rCBV为0.76±0.41。8例PS值接近正常值,3例术后早期CT灌注检查PS值较明显升高,8~10个月再次复查PS值接近正常。术后残腔2例,CBF值略降低,CBV值略升高,PS值较明显升高。胶质瘤术后复发残余组与术后未复发组比较,二者的CT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脑组织区域比较,二者的CT灌注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残腔组比较,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值及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与脑组织正常区域比较,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病例组与术后残腔组比较,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V值及P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地反映脑肿瘤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确定肿瘤术后是复发残余还是未复发上有重要价值;PS值大小能较准确反映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但在鉴别肿瘤术后为复发残余还是残腔上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婴儿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与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回顾资料完整且经CT及临床明确诊断的15例外部性脑积水,男11例,女4例,发病年龄2—6个月8例,8-10个月5例,10个月以上2例,全部经CT平扫检查。结果:婴儿外部性脑积水CT特征为:双侧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增宽(≥5mm).前部纵裂池增宽(≥6mm),大脑外侧裂池增宽(≥7mm),额顶部脑沟增宽增深。鞍上池扩大,双侧脑室轻度扩大或不大;临床有婴儿短期内头围异常增大、前囟膨隆、一过性惊厥、烦躁哭闹等症状。结论:外部性脑积水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无须临床特殊干预:部分继发性外部脑积水应给予积极对症治疗。CT对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