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224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福氏志贺菌是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我院从一例患者的粪便培养中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福氏志贺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我院于1996年5月至1997年10月门诊及病房收治急性细菌性痢疾62例,行大便培养证实阳性43例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与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年5月至1997年10月本儿科门诊及住院病儿临床诊断急性菌痢的患...  相似文献   
53.
福氏志贺氏菌2a,3a型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紫外线诱变福氏志贺氏菌2a、3a型,使其发生了生化突变,耐药性突变和抗原性变异等现象。福氏2a菌对鼠李糖和蕈糖不发酵,经诱变后变为发酵株,对红霉素耐药变为敏感菌株。福氏3a菌株在各种糖培养基中可发生型抗原和群抗原丢失现象。诱变后的福氏2a-A_2菌在伊红美兰培养基上传代连续三次分化出福氏3a型菌。这种突变仅发生在极少数营养缺陷型菌株中。本实验选育出一株福氏3a-A_2 met~-(甲硫氨酸缺陷型)无毒株,免疫家免后的抗体血清效价比原始株高10倍,其免疫保护率为100%,此菌株可用于制作痢疾杆菌活菌苗。  相似文献   
54.
痢疾杆菌耐药情况与质粒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红河地区痢疾杆菌耐药及质粒谱分布情况。方法 对分离自医院的66株痢疾杆菌流行株应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13种抗生素敏感性,并采用Kado法进行质粒抽提。结果 红河地区痢疾杆菌耐药情况严重(100%),多重耐药普遍(95.45%),耐药谱型分散,计有36种耐药谱型;共检出8种不同分子量的质粒,350Md和120Md单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2.42%和45.45%;质粒谱型有12种,但以350Md和120Md单质粒谱型为主,合计占68.18%。结论 将耐药谱型与质粒谱型进行比较,具有相同质粒谱型的菌株,其耐药谱型可相同,亦可不同,两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结合献报道,估计120Md是痢疾菌毒力质粒,并推测350Md是否为本地区的R质粒。  相似文献   
55.
高殿利 《中外医疗》2010,29(35):109-109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的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应用头孢哌酮钠50~100mg/kg·d计算总量,每日1次,加入0.9%氯化钠40mL中静点,辅以对症治疗。结果 54例中52例治愈,1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8%。结论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6.
大便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福氏志贺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从1例门诊患者的大便中分离出产ESBLs福氏志贺菌,报道如下:患者,女,20岁,1月前突发高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有呕吐症状,应用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20d,症状减轻,仍腹泻4~5次/日。于2005年7月来本院就诊,T37.5℃,粪常规WBC40~50个/HP,RBC5—6个/HP,送粪细菌培养测SS琼脂板可见无色透明湿润中等菌落,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状菌。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氧化酶试验阴性,吲哚试验阴性,硫化氢阴性,甲基红试验阳性,不产赖氨酸脱羧酶,不利用柠檬酸盐,与福氏志贺菌多价血清发生凝集。本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均敏感;氨苄西林、  相似文献   
57.
肠炎宁胶囊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炎宁胶囊由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5味药材制成,具有清热利湿、行气之功效。用于湿热蕴结胃肠所致的腹泻、小儿消化不良等。为了解肠炎宁胶囊的抑菌情况,本文选择常见的肠胃致病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用肠炎宁胶囊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通过对志贺菌食物中毒的临床分析,了解中毒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方法 全部病例进行对症治疗,给予山茛菪碱、颠茄片解痉止痛,口服补液1~2L/d,静脉补液1~1.5L/d纠正脱水,补充5%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同时分别给予抗感染药物:培氟沙星0,4g/d,左氧氟沙星0.8g/d,庆大霉素静滴。结果 经治疗疗程最短为2d(4例),最长7d(3例),平均3.9d治愈。结论 对症治疗、补液、同时给予抗感染药物是抢救福氏志贺菌引起细菌性痢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9.
细菌性痢疾是发病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为更好地配合对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和预防,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的300株痢疾杆菌进行了分型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l材料:菌株来源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粪便。分型诊断血清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1.2菌种鉴定方法: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对血清反应阴性的菌株,用沸水加热3O分钟,冷却后再作血清凝集试验。1.3药敏方法:采用K-B法。药敏纸片由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所提供。2.结果2.l痢疾杆菌菌群分布情况:见表1。2.2福氏志贺氏菌菌型分布:见表人2.3药敬试…  相似文献   
60.
93株痢疾杆菌血清学分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江苏省苏州地区痢疾杆菌进行血清学分类及药敏试验,为临床提供耐药谱。方法按细菌检验常规法, 痢疾病人粪便标本接种S-S和麦康凯培养基培养分离,用特异性抗血清鉴定分类,用14种抗菌约物纸片做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山93株痢疾杆菌,福氏志贺菌(B群)为本地区优势菌,占86%;宋内氏菌(D群)占9.7%;鲍氏菌(C群)占4.3%,在B群中以2a 型居多,为57.5%,1b型次之,为21.3%。药敏试验对一种及一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达98.8%,3种以上多重耐药菌为94.1%, 最多的对9种药物耐药。其中对四环素(TET)、链霉素(STR)、黄胺(SUL)、红霉素(ERY),痢特灵(FU)、氨苄青霉素(AMP)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1.8%、81.2%、77.7%、71.7%、70.6%和60%,对氯霉素(CMP)为50.8%,复方新诺明(COS)为36.5%。对庆大霉素(GEN)、先锋霉素(CTN)、丁胺卡那霉素(AKN)新霉素(NEO)的耐药率较低。所有93株试验茵对卡那霉素(KAN)、和妥布霉素 (TOB)均敏感。结论苏州地区痢疾杆菌耐药比率不断增加,要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及合理应用,并且要及时监测细菌的耐药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