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天津中医药》2004,21(5):434-434
金秋送爽,中国。天津第四届国际中医学术交流会议在天津中医学院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教育中心报告厅隆重召开。大会由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教授主持,大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致开幕词。他说:“二十一世纪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中医药事业也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相似文献   
52.
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通关利窍”针刺法以“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为治疗原则,以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翳风为穴位主方,配合标准的针刺操作手法,能有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构音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舌体活动度及患者整体神志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3.
王海涛 《光明中医》2010,25(3):541-54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标准化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年度工作汇报暨针灸标准化研讨会2月1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在会上说,中医的标准化是一项复杂工作,针灸标准要注意临床可操作性。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54.
2015年1月30日,由《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和北京市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日照市中医医院"人才树"工程暨国医大师授徒拜师仪式在日照隆重举行。国医大师吕景山、石学敏、唐祖宣、张大宁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主任樊永平是本次授徒拜师仪式的导师,日照市中医医院的十位优秀中医师分别拜入五位导师门下。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日照市副市长杨留星,日照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太华,日照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相似文献   
55.
<正>斑秃是皮肤科的常见顽固性疾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由于影响美观,常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长针针刺可以从整体上调节气血,并加强局部的刺激,以达到治疗顽固性斑秃的效果。申鹏飞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针灸部主任医师,师承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多年,临床经验颇为丰富,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随导师学习,受益匪浅,今就申师采用长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6.
57.
58.
高翔宇  张春红 《中医杂志》2012,53(11):914-915
石学敏院士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在针灸领域建树颇多,尤其是在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贡献卓著.我们有幸跟随石院士学习,聆听教诲,受益良多.现将石院士治愈1例中风后视歧病例经验总结于下. 1 病历介绍 王某某,男,43岁,已婚,复视1个月.  相似文献   
59.
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以"醒神、调神、安神"为核心治则,强调以神统针、以针调神,同时重视针刺手法量学标准,临床应用已拓展到神经系统疾病、疼痛性疾病、精神类疾病、促醒及持续植物状态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中,适应范围及临床疗效均得到高度肯定。但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文献报道参差不齐,循证质量偏低,研究样本量较小,疗效评价缺乏客观性标准,未做远期随访,可信度较差,缺乏深入的机制探讨等。今后需针对优势病种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更为严格、合理的临床设计,同时,从针刺作用的相关基因蛋白调控及分子信号通路等多角度、多层次入手加强机制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0.
王建文 《中医学报》2021,36(5):1006-1009
贝尔氏麻痹又称"面瘫"。根据面瘫经筋病候特点,石学敏院士创立"经筋刺法",提出针刺治疗面瘫选穴以面部取穴为主,针对面部瘫痪肌群确立以经筋透刺和经筋排刺为主的治疗方法。主穴为:阳白四透、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太阳透颊车、太阳透地仓。所选穴位均是手、足三阳经经筋循行于面部的要穴。该刺法可以鼓舞阳经经气,健培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散瘀通经活络,使得面部经筋得以充养,缺损神经功能得以修复。针对患者因面瘫导致的情志不舒,石学敏院士指出,应以解郁除烦为法则,选取百会、印堂、太冲、内关等穴以开窍醒脑、理气解郁、宁心调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