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50篇
  免费   1503篇
  国内免费   1816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613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1823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6027篇
内科学   5453篇
皮肤病学   162篇
神经病学   5453篇
特种医学   9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964篇
综合类   12562篇
预防医学   2985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6439篇
  34篇
中国医学   6241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552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785篇
  2020年   670篇
  2019年   845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787篇
  2016年   990篇
  2015年   1159篇
  2014年   1997篇
  2013年   2054篇
  2012年   2858篇
  2011年   3053篇
  2010年   2922篇
  2009年   2823篇
  2008年   3622篇
  2007年   3489篇
  2006年   3401篇
  2005年   3810篇
  2004年   2587篇
  2003年   1814篇
  2002年   1540篇
  2001年   1426篇
  2000年   1192篇
  1999年   1036篇
  1998年   822篇
  1997年   636篇
  1996年   591篇
  1995年   463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非癫性发作 (nonepilepticseizures,NES)又称为非癫发作性疾病 ,或称为非癫发作事件 ,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大类阵发性临床发作 ,不伴与发作同步的发作期脑电图性放电 ,为类似性发作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NES是常见临床问题 ,在成人和儿童都可发生 ,NES较癫发作更常见。儿童NES约占儿童人群 10 %。NES中有一些是疾病状态 ,另一些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在国外癫中心就诊患儿中 ,18%~ 2 3%患儿被证实为NES ,5 %~ 2 0 %NES被误诊为难治性癫[1] 。儿童非癫性发作必须与癫发作予以鉴别 ,而不同非癫性发作之间也需…  相似文献   
992.
咳嗽变异性哮喘(e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发病机制是因气道高反应性所致。特点为咳嗽反复发作1个月以上,以夜间或清晨为重,干咳为痰,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长期抗生素无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咳嗽发作缓解。笔者遇到1例曾误诊数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患儿:男,10岁。因发作性睡眠半年,于2003年4月来本院就诊。半年前无诱因出现阵发性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不分时间、地点及活动情况,每白天发作3~4次,每次睡眠持续时间不等,最短30min左右,最长1h,醒后日常活动正常,无明显进行性加重趋势。无入睡前幻觉,不伴头疼、呕吐等异常表现,无大小便潴留,动作无不协调和笨拙,智力、  相似文献   
994.
孙岩  陈浩  常浩  朱沂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1):839-839,i001
患儿,男,8岁,因反复抽搐5年伴眨眼3年就诊。患儿5年前出现热性惊厥,每年1~2次,3年前出现无热抽搐,表现为强直发作,每年2~3次,并且出现眨眼,每次发作2~3s。发作无明显诱因,有时每天发作数十次,有时数天未见发作,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给予“氟哌啶醇”和“安坦”逐渐加至各3mg,2次/d,发作未控制。后于我院就诊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见:患儿清醒时出现3~5次/s的眨眼,每次持续3~4s,脑电图(EEG)见广泛不规则的4~6Hz棘慢和多棘慢波;8Hz闪光刺激可见每秒3~6次的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宫内缺氧新生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夹闭妊娠大鼠子宫血管,制成急性脑缺血损伤新生鼠模型,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EGb,在生后不同时间比较两组仔鼠脑组织含水量、NO的变化,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变化.结果急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NO的含量迅速上升,同时凋亡细胞数增加,两者成直线正相关.EGb治疗后NO含量显著低于未治疗组,同时观察到治疗组的nNOS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量减少.结论EGb对急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产后尿潴留致膀胱破裂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33岁,孕2产2,住院号247980。因顺产后进行性腰腹胀痛4d,突发加重1h,于2001年6月3日急诊入院。孕期病史无特殊。患者于2001年5月31日在我院经阴道分娩一活女婴,新生儿体重3350g,总产程6h20min,产后失血约150mL,产后1h自解小便。产后患者曾自诉下腹阵发性胀痛,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于产后1d自动出院。出院时自觉腰部胀痛,呈持续性钝痛,可忍受,无肛门坠胀  相似文献   
997.
穿心莲内酯对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敏  尹时华  吴基良  鲍翠玉 《医药导报》2004,23(10):0709-0711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AP)对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平分为AP高剂量组(2.50 mg·kg 1×2)、AP低剂量组(1.25 mg·kg 1×2)、模型组和对照组。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30 min后松开,再灌注60 min,复制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AP高、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大鼠于颈总动脉结扎前10 min和剪断结扎线前(再灌注前)分别经颈静脉注入高、低剂量AP和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再灌注维持60 min,对照组基本与模型组处理相同,但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处死大鼠,测定再灌注后海马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Na+ K+ ATP酶、Ca2+ ATP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穿心莲内酯能明显提高脑缺血 再灌注后海马结构中SOD、GSH Px、Ca2+ ATP酶、Na+ K+ ATP酶活性及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AD含量。结论:穿心莲内酯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海马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DNA修复蛋白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 1(XRCC1)蛋白的表达及与DNA片段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肾双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后 3h、6h、12h、2 4hXRCC1蛋白表达 ,采用TUNEL方法检测DNA片段化损伤。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假手术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出现大量XRCC1表达的阳性细胞 ,再灌注 3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XRCC1表达阳性细胞减少 ,即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XRCC1灰度值升高 ,并一直持续到缺血再灌注 2 4h。缺血再灌注后 3h、6h、12h和 2 4h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TUNEL染色显示 ,假手术组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未见阳性细胞 ,再灌注 2 4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可见较多阳性细胞。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XRCC1蛋白免疫活性下降和DNA修复机制的失败与DNA的片段化损伤及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钱美英 《苏州医学》2006,29(1):62-63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给患儿和家属带来沉重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多年来注重哮喘患儿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且反复发作不易治愈,近年来,我院在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以中医中药治疗本病30例,临床上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