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3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611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503篇
  1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81.
本文以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蛇咬伤的临床救护方案为目的,蛇蛟伤患者多数有一明显毒牙咬痕,呈两点并排状,确认为蛇咬伤后可先给予20片季德胜蛇药顿服,再用常规外科消毒护理方法,配合相应的抗生素和抗蛇毒血清治疗,取得较为理想效果.结果是治愈无后遗症和功能障碍.结论是及早送正规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  相似文献   
82.
毒蛇咬伤,除全身中毒症状外,局部肿胀明显,伤口剧痛,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尽早有效排出毒液是急救措施之一。传统方法是伤口清创,用拔火罐排毒。由于毒蛇咬伤部位多见于手指、手背、足背、足趾、内外踝等,伤肢局部不平,接触面小,与火罐口径大小不符,负压大小难以掌握,排毒时很难奏效。近几年,我院急诊科利用不同型号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成大小不等的吸毒器,弥补了拔火罐的不足,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3.
为观察蛇毒类凝血酶对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形成的影响 ,将 2 7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每组 9只。模型组采用高脂饮食加免疫损伤诱发高脂血症及脂肪肝 ,治疗组给予蛇毒类凝血酶 (1.5u/kg ,连续 3d ,此后每隔 5d 1次 )干预。于实验第 0、15、30、45、6 0及 70d动态观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谷丙转氨酶的变化。实验结束时取肝脏标本进行观察 ,检测肝脏脂质含量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 ,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进行性升高 ;实验结束时 ,模型组家兔肝脏呈严重脂肪变性 ,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增高 ,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呈高表达 (与正常组相比P <0 .0 1)。与模型组相比 ,治疗组在用药后各时点血浆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实验后期降纤程度有减弱趋势 ;蛇毒类凝血酶对血脂影响在各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 ;肝组织学脂肪变性、肝脏脂质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亦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 ,蛇毒类凝血酶能明显降低家兔高脂饮食诱发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但不能抑制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蛇毒毒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方法 综述蛇毒毒素的抗肿瘤组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结果 蛇毒毒素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再生等作用。结论 对蛇毒毒素抗肿瘤组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当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注射用抗蛇毒血清分段稀释滴注对蛇咬伤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蛇咬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注射抗蛇毒血清,研究组使用分段滴注的方法注射抗蛇毒血清。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抗蛇毒血清后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过敏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蛇咬伤患者使用分段滴注的方法注射抗蛇毒血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105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采取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出现皮肤少量血点、新生儿脐带残端渗血、黑便或大便中有鲜血、头颅血肿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皮肤少量血点、脐带残端渗血、黑便或大便中有鲜血以及头颅血肿等状况评分分别为(9.32±3.46)、(13.42±5.26)、(8.83±4.68)、(6.85±4.4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64±2.46)、(25.16±3.57)、(15.47±1.85)、(11.43±4.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对于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儿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患儿治疗后的生理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蛇咬伤所致急性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7例毒蛇咬伤致急性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单纯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在抗蛇毒血清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g)]、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88.6%vs59.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及肝肾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APTT、TT、ALT、AST、TB、BUN、Cr及CK-MB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Fg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各个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急性重症蛇咬伤疗效确切,且利于促进患者凝血、肝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9.
听说过有的护肤品里含有"蜗牛素"吗?除了这个,还有许多听起来有些恐怖的名字在护肤界也变得名气越来越大,例如蜂毒、蛇毒,甚至水母……似乎都成了受追捧的有效美容成分。其实,这些听起来"奇奇怪怪"的名字虽然有些吓人,但却有着显著的护肤疗效,更成了了许多人的"新宠",例如蜗牛和蜂毒成了英国王室的至爱,而蛇毒受到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和名模凯特·莫斯的热捧。这些看似恐怖的成分真的如传说  相似文献   
90.
徐毅 《北方药学》2018,(7):190-191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用于胃肠道术后止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胃肠道术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蛇毒血凝酶,观察两组的止血情况,对止血时间、凝血各项指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硅藻土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等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明显下降,两组平均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毒血凝酶在胃肠道术后止血上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