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51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虫草,又名冬虫草、夏草冬虫、虫草,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幼虫的尸体,主要产于四川、青海、云南等地。中医认为,冬虫夏草性味甘温,入肺肾经,有补肺肾、止喘嗽、益虚损、扶精气之功,适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阳痿遗精,咳嗽短气,自汗盗汗,腰膝酸软,劳嗽痰血等。  相似文献   
42.
常宁 《新中医》2007,39(4):12-13
奚肇庆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医师,兼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长治疗疑难病症,用药有独到见解,收效良好。笔者有幸随奚教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临证辨治盗汗证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3.
自汗与盗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论治自汗和盗汗,多认为自汗属阳虚,治当益气固表;盗汗属阴虚,治当滋阴止汗。笔者认为值得探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4.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新用山东省济宁市郊区中医院(272167)李成贤,李阳【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冠心病,盗汗,低热,慢性肾炎黄芪桂校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以本方加减治疗冠心病、盗汗、低热、慢性肾炎等病证,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冠心病张某,男,...  相似文献   
45.
12盗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而言。12·1诊治要点盗汗以阴虚内热为多,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治汗证应注意加一些固涩敛汗药物,如麻黄根、糯稻根、浮小麦、煅牡蛎、五倍子、乌梅等,以增强止汗作用。心血不足,盗汗常作,心悸少寐,面色不华,治宜补血养心敛汗,方选归脾汤加龙骨、牡蛎、五味子。阴虚内热,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治宜滋阴降火敛汗,方选当归六黄汤加糯稻根、浮小麦。脾虚湿阻,盗汗头痛如裹,纳呆口腻,治宜化湿和中,宣通气机,方选藿朴夏苓汤去杏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加糯稻根、苍术、陈皮。12·2…  相似文献   
46.
当归六黄汤一方见于<兰室秘藏>,主治阴虚有火,发热盗汗.症见面赤,心烦,口干唇燥,便结溲黄,舌红,脉数.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7味药组成,具有滋阴泄火、清热燥湿、益气固表的作用.方中当归、生地、熟地能育阴养血,培本以清内热,用为主药;"三黄"泄火除烦、清热坚阴,用为辅药;佐倍量黄芪,益气固表,以止盗汗.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称此方为"治盗汗之圣药",朱丹溪称此方为"治盗汗之神剂",可见在明朝以前此方已被广泛用于治盗汗.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此方颇有心得,以下仅举典型验案2例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47.
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生理现象,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出汗可以排泄出人体代谢的废料,如尿素、脂肪酸等;可以起到调饰人体体温的作用,并通过汗的蒸发和体表幅射作用带走人体内多余的热量;  相似文献   
48.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陆廷珍《六因条辨》一书,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生姜8味药组成。袁士良为江苏省名中医,师古而不泥古,临证活用黄连温胆汤治疗杂病,强调证见舌红、苔黄腻或白腻、口苦、脉滑数,属痰热内扰者,均可辨证用之。笔者侍诊,受益良多,现择例以  相似文献   
49.
病机司其属辨汗分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解释人体脏气平衡的生理和病理模式.阴阳的偏盛偏衰是人体疾病的病机关键,汗证即是阴阳失衡的临床表现之一.<素问·阴阳别论篇>中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提出了生理性汗、病理性汗、五脏之汗的分类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止汗药饼治疗婴幼儿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照,加强体质。治疗组50例采用止汗药饼(药物组成:五倍子、煅龙骨)敷脐治疗,对照组36例未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对照组为4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止汗药饼治疗婴幼儿盗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