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主因左侧乳腺肿痛10天入院。病人入院前10天出现左侧乳腺胀痛,伴有发烧、寒战、体温39℃,进行性加重而人院。查体:T36.8℃、P110次/分、R21次/分、BP105/71mmHg、双乳不对称、左侧肿胀明显,皮肤发红、皮温较高、表面皮肤活力较高、广泛触痛、偶见乳头渗液。诊断:急性乳腺炎。处理:切开引流,引流液培养:葡萄球菌生长。切开后用双氧水、盐水冲洗切口、抗炎、止血、理疗等治疗,每日换药一次,定期分泌物培养。治疗期间伤口间断有分泌物溢出,三周后再次取伤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检出食酸丛毛单胞菌生长。  相似文献   
92.
笔者于2011年2月收治右尺骨近端骨血管瘤合并骨折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右肘部酸胀不适2年伴疼痛4h入院.查体:右肘部肿胀、压痛,尺骨近端可触及骨擦感,局部皮温正常,右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红细胞4.63×1012/L,血红蛋白145g/L,血钙、血磷正常.X线片示:右尺骨近端骨皮质透亮区,尺骨鹰嘴皮质中断,断端分离.初步诊断:右尺骨近端血管瘤伴骨折.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对血小板疾病,血管疾病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病例简价患者,男性66岁,汉族,因双脚趾末端皮肤潮红灼热,疼痛一年为主诉入院。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双脚足背足底阵发性针刺样痛,伴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剧烈运动,双下肢下垂时症状更明显。抬高患肢,冷开水浸泡后症状减轻,无脚趾发白发紫改变,无关节肿胀,无脱发,光敏感,口腔溃疡等症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足趾对称性皮肤潮红,触之皮温稍高。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痛风等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连续三次检查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血管再生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皮温、间歇性破行、疼痛、溃疡、脉搏五项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内服血管再生方,对照组用脉络宁静脉滴注;15d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检测皮温、间歇性破行、疼痛、溃疡、脉搏共五项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总有效率72.6%,治疗组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再生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五项指标的疗效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5.
患者1,男,26岁,发现右侧大腿包块伴疼痛肿胀3个月。体格检查:右大腿外侧可见一直径约4cm的包块,质软,略有波动感,边界不清,压痛明显,活动度差,局部皮温较健侧增高。  相似文献   
96.
臀部表皮样囊肿超声表现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例1,男,37岁,因"发现右臀部肿块半年余"入院。查体:右臀部外上方触及一质地较硬肿块,大小约6.0cm×4.0cm×2.0cm,不活动,无明显压痛,肿块局部皮温不高,表面无红肿、破溃。声像图表现:右臀部脂肪层内见一不均低回声团块,大小约6.5cm×2.2cm×4.0cm,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内部可见细点状稍高回声及小无回声区,后方回声稍增强(图1)。CDFI:团块内部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臀部囊性肿块。术中所见:肿块包膜完整,内见大量"豆渣样"物。病理诊断: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97.
患者女,37岁,3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左大腿后侧肿物,约鸡蛋黄大小,未在意,未经系统治疗;近期发现肿物逐渐增大伴有轻压痛,左大腿后侧皮肤完好无破溃,无皮下青紫及瘀斑,可触及大小约11 cm×9 cm肿物,边界清晰,质韧,无明显活动性,局部压痛感明显,左下肢皮温血运良好,活动略受限,左足各趾感觉运动良好。  相似文献   
98.
作者介绍了一种用于新兴的生物反馈治疗法所使用便携式皮温生物反馈治疗仪的设计原理和电路。这种仪器是为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研究课题而设计的,经过一年多的临床使用后表明,其性能良好,完全满足治疗要求。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可使患者的血压有效地呈生理性下降:一般经过两个月以上的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明显的下降,因而可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新型辅助治疗仪器。  相似文献   
99.
作者对43例一组男性健康者采用淡化5倍兴城近海海水浴、另一组43例采用兴城矿泉全身浸浴,水温均为43—44℃,10—15分钟,每个受试者入浴前、出浴后立即测腋下体温、内关处皮温、脉搏、体重及血压,结果表明:两组单次浴后对体温、皮温、呼吸及脉搏有显著影响,P<0.01,淡化海水浴优于矿泉浴。  相似文献   
100.
彭为  王强  梁海桥  杨森 《四川医学》2016,(4):471-472
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右侧耳下痛性肿物渐增长5年余"入院。专科检查:右侧腮腺咬肌区查及一5cm大小膨隆区,质地中等偏硬,按压有明显疼痛,界限欠清,活动度差,表面皮肤色泽略红,皮温稍高,患者皱眉,鼓腮正常,口角无歪斜,张口度及张口型正常,腮腺导管口分泌液清亮,导管口无红肿,双侧颞下颌关节动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