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目的 :探讨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能量多普勒显像(PDI)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1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病人和23例良性葡萄胎病人,所有病例均在刮宫术以及化疗前后做二维切面超声、PD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脉冲多普勒(PW)检测,进行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监测,并与诊断性刮宫或者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PDI显示比CDFI更为丰富的血流信号;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组子宫肌层血流面积百分率(BFAR)明显高于良性葡萄胎组,且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1),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组化疗前后的BFAR存在差异(P<0.05);良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DI检测的BFAR结合血流参数PSV、RI与血β-HCG对鉴别良恶性滋养细胞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2.
目的 探讨望江南蒽醌苷(AG)对环磷酰胺(CTX)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将小鼠胸腺和脾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共培养,用MTT法检测AG对胸腺和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内,腹腔注射CTX形成免疫抑制模型.结果 体内试验中,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能显著升高外周血的白细胞数.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能促进胸腺/脾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论 AG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23.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学与精子活力参数的关系。方法:对6 725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并用Diff-Quik法染色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精子活力正常组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精子活力异常组(P0.01);精子活力正常组精子头部缺陷率、精子中段缺陷率、精子尾部缺陷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及精子畸形指数(SDI)均低于精子活力异常组(P0.01)。结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头部缺陷率、精子中段缺陷率、精子尾部缺陷率、TZI及SPI与精子活力有密切关系,并可作为临床评价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II—SY5Y)缺氧/缺血后凋亡细胞的百分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用培养的连续细胞系细胞株,建立缺氧/缺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模型,观察随缺氧程度的加重,凋亡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细胞缺氧/缺血培养8h可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在G1峰前出现一个G1亚峰,为凋亡峰(Ap峰),随缺氧程度的加重,其凋亡比率递增。细胞周期分析则显示S及G2期逐渐下降,与凋亡的百分率呈负相关。结论:缺氧/缺血损伤可致培养的神经细胞凋亡,凋亡比率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缺氧缺血损伤可引起细胞周期的变化,G1亚峰峰值与S、G2期的峰值呈负相关。提示:缺氧/缺血损伤引起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增殖及分裂处于抑制状态;凋亡是神经细胞缺氧/缺血损伤的重要死亡形式。  相似文献   
425.
前列腺特异抗原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检测前列腺癌的最具临床价值的瘤标,为增加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近年来发现PSA与前列腺体积、年龄、游离PSA有关,从而出现了以下四种参数:PSA密度、PSA速率、特定年龄范围及游离PSA与总PSA百分率;采用RT-PCR方法测定血液中产生PSA的癌细胞,对前列腺癌的分期、治疗选择及预后估价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26.
周代俊  何群 《中成药》2010,32(12):2176-2178
目的:考察猴头健胃灵片原料粉末、颗粒、素片、包衣片的吸湿性,为生产过程中控制合理的相对湿度条件及暴露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5℃,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测定猴头健胃灵片原料粉末、颗粒、素片、包衣片的吸湿速率,通过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提取吸湿速率参数并比较大小。根据25℃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湿平衡曲线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结果:4组试验样品的吸湿速度动力学方程皆属对数正态分布数学模型,包衣片的吸湿速度均低于粉末、颗粒、素片,原料粉末、颗粒、素片、包衣片的临界相对湿度(CRH)分别约为73%、77%、76%、76%。结论:猴头健胃灵片包薄膜衣后可显著地降低药品的吸湿性,制粒、压片、包衣、包装等各工序的生产及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原料、半成品、成品的CRH以下,即各道工序环境的RH70%,才能有效降低药品的吸湿性。  相似文献   
427.
刘春梅  张丽 《黑龙江医药》2006,19(3):190-191
目的:为了保证成品药品澄明度,寻找洗涤西林瓶最佳方法。方法:分别从设备,人员,工艺用水,三个不同方面进行考察,找出造成西林瓶洗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改进设备,强化人员培训,改进工艺用水。结论:通过以上三项改进,提高了西林瓶的澄明度,使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28.
目的 回顾性比较50例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和50例血氧饱和度正常的COVID-19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和肺部影像资料,并分析COVID-19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NLR、hs-CRP水平、肺部影像学资料与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血氧饱和度下降的COVID-19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组)和50例血氧饱和度正常的COVID-19患者(血氧饱和度正常组),各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NLR计算、hs-CRP水平检测,分析血氧饱和度下降组和血氧饱和度正常组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血氧饱和度下降组NLR与血氧饱和度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下降组淋巴细胞百分率(percentage of lymphocyte,LYM%)显著低于血氧饱和度正常组;血氧饱和度下降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血氧饱和度正常组;血氧饱和度下降组肺部感染率显著高于血氧饱和度正常组。结论 COVID-19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降低可能是炎症更加严重和更加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进而更容易引起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