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29篇
  免费   3403篇
  国内免费   2736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2463篇
妇产科学   267篇
基础医学   3160篇
口腔科学   940篇
临床医学   13860篇
内科学   5352篇
皮肤病学   652篇
神经病学   674篇
特种医学   14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1篇
外科学   2304篇
综合类   19361篇
预防医学   2878篇
眼科学   446篇
药学   6555篇
  82篇
中国医学   3564篇
肿瘤学   7216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1023篇
  2022年   885篇
  2021年   1135篇
  2020年   967篇
  2019年   1117篇
  2018年   619篇
  2017年   1092篇
  2016年   1199篇
  2015年   1362篇
  2014年   2228篇
  2013年   2381篇
  2012年   3189篇
  2011年   3578篇
  2010年   3297篇
  2009年   3549篇
  2008年   4007篇
  2007年   3805篇
  2006年   3523篇
  2005年   3892篇
  2004年   3251篇
  2003年   3156篇
  2002年   2874篇
  2001年   2639篇
  2000年   2326篇
  1999年   2033篇
  1998年   1858篇
  1997年   1791篇
  1996年   1682篇
  1995年   1339篇
  1994年   1196篇
  1993年   897篇
  1992年   847篇
  1991年   738篇
  1990年   595篇
  1989年   616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目的:观察尼洛替尼联合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进展期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进展期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伊马替尼和IFNα-2b治疗,研究组予以尼洛替尼联合IFNα-2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酸脱氢酶、α-羟基丁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α-羟基丁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伊马替尼联合IFNα-2b治疗相比,尼洛替尼联合IFNα-2b治疗进展期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α-羟基丁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且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24.
25.
阳洁  陈宏 《现代肿瘤医学》2020,(7):1209-1213
WT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1p13,在8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高表达,是AML预后不良的分子标志,可作为AML预后评估和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的有效指标。由于WT1在AML中均有异常高表达,故认为是一种AML抗原,可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新靶点。一些小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以WT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这些免疫治疗可作为那些有高危复发风险及初始标准化疗失败的AML患者的辅助治疗。本文就近几年WT1与AML的预后及有关以WT1为靶点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6.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AMI)的治疗价值。方法STAMI46例,在发病12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直接冠脉支架置入术(DS)或预扩张后支架置入术(PS),观察术中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后TIMI分级、心电图,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等。结果DS组与PS组各项指标无差异,44例达TIMI3级,成功率达95.7%,ST段回落率67.4%,平均LVEF(49.4±9.46)%,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21.7%,无MACE发生。结论对于发病12h的STAMI患者,行急诊PCI,可开通梗塞相关动脉(IRA),改善心肌再灌注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7.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重要药物,胰腺功能障碍是其严重毒副作用之一.以往强调为预防胰腺功能障碍,在使用L-asp时需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但有研究认为在L-asp停药后从低脂饮食过渡到普食阶段,由于饮食质量发生明显改变会造成胰腺分泌水平增加,从而诱发胰腺炎[1].为此,我们对L-asp化疗期间的患儿采用饮食干预,以期探索配合L-asp化疗顺利进行的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观察年龄因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了解基因治疗对老年大鼠M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1月龄(幼年组)、9月龄(成年组)及24月龄(老年组)雄性Wistar大鼠各6只,取MSCs经体外分离、培养及携带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BMP-2)转染后,定量检测BMP-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表达,以及成骨细胞标志性蛋白:Ⅰ型胶原、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和骨桥素(osteopontin, OPN)的表达.将转染的各组MSCs分别与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 TCP)复合后植入裸鼠体内,3周后取材,比较各组诱导异位成骨能力. 结果 ELISA检测表明BMP-2基因修饰的MSCs可以有效表达BMP-2,且表达量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LP于诱导后第9天达高峰,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第7天,RT-PCR半定量检测示各组均有成骨细胞特征性蛋白,即:Ⅰ型胶原、OPN及BSP的明显表达,表达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2基因转染的MSCs与TCP复合后可诱导裸鼠体内异位成骨,各组成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MP-2基因修饰的老年大鼠MSCs可以恢复成骨分化能力,基因治疗可能为老年性骨骼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0.
糖尿病足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导致,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微血管特殊病变,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病因加之外伤、年龄等多种危险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体坏疽等病变,往往久治不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据统计80%的糖尿病足病人最终需要截肢,其截肢比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5倍多。所以,研究新的治疗手段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及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