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41篇
  免费   4071篇
  国内免费   1278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204篇
妇产科学   103篇
基础医学   1122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7142篇
内科学   4969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7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4673篇
综合类   14545篇
预防医学   2890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6019篇
  90篇
中国医学   16032篇
肿瘤学   3891篇
  2024年   677篇
  2023年   2420篇
  2022年   1940篇
  2021年   2516篇
  2020年   2191篇
  2019年   2219篇
  2018年   1049篇
  2017年   1737篇
  2016年   2016篇
  2015年   2085篇
  2014年   3514篇
  2013年   3128篇
  2012年   4029篇
  2011年   3914篇
  2010年   3534篇
  2009年   3406篇
  2008年   3512篇
  2007年   3042篇
  2006年   2590篇
  2005年   2407篇
  2004年   1875篇
  2003年   1582篇
  2002年   1281篇
  2001年   1206篇
  2000年   971篇
  1999年   723篇
  1998年   586篇
  1997年   523篇
  1996年   482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雾化诱导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诊断过敏性哮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雾化诱导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对过敏性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4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 15例健康者进行超声雾化诱导排痰 ,检测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并同时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过敏性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 6 7.2 % ,健康者阳性率为 0 .13% (P <0 .0 1) ;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 11.3% ,健康者阳性率为 0 .0 7% (P <0 .0 1)。结论 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哮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并且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更为敏感 ,且易于检测。  相似文献   
992.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的一种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乳腺疾病,好发于30~45岁的中年妇女,有一定的恶变率,祖国医学将其归于“乳癖”范畴。笔者采用自拟乳痛消结汤治疗此病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为进一步观察永久性房颤患者房室结消融及永久起搏器治疗的长期疗效,对10例持续性房颤病史6月~7年、反复发作快速心室率而导致严重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恶化、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双心室VVI起搏(6例)或单心室VVI起搏(4例)。随访平均17.7&;#177;4.4月。结果表明,术后起搏器夺获心率&;gt;95%,很少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术后心功能及LVEF均明显改善(P&;lt;0.05),LVEDD减少(P&;lt;0.05);随访期间无死亡及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结论;永久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不能用药控制的患者,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治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不增加病死率及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994.
孙嘉丽 《华夏医药》2005,9(3):250-251
慢性盆腔炎乃湿热瘀结,热苔胞中,气血凝滞或瘀阻所致,该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并且一般抗菌药不易达到局部。直肠有吸收药物的功能,其前方的子宫进入直肠的药液吸收后经盆腔循环到达子宫,附件及宫旁组织,局部血液浓度高,药物作用大。可是在临床操作中经常遇到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短这一问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02年5月-2002年7月随机抽选120名慢性盆腔炎的门诊病人分两组进行治疗。其中60名按原来15厘米深度插入,另60名插入深度改为20—25厘米。收来良好效果,并对2组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比较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单用化疗和中药联合化疗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和化疗间歇期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30例单用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中药联合化疗(试验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化疗时间为一周期,化疗过程中和化疗间歇期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对照组30例进行自身对照试验,化疗第一周期单用化疗,第二周期中药联合化疗,两周期化疗过程中和化疗间歇期比较自身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在化疗过程中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比对照组强,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自身对照,第二周期较第一周期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提高,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中药能提高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和化疗间歇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6.
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可与肿瘤细胞上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结合,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生长.贝伐单抗已于2004年2月获FDA批准,与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联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推荐剂量为5 mg/kg,每14天给药1次,静脉滴注.贝伐单抗的耐受性良好,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出血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97.
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民  王友良  张航  钱科卿 《中国肿瘤》2005,14(12):837-838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沙利度胺对晚期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对我院39例晚期结直肠癌采用希罗达联合沙利度胺应用治疗.希罗达1250mg/m2,每天2次,口服1~14天;沙利度胺100mg,口服1~21天.28天为一个化疗周期,4个周期为一个疗程,完成一个疗程后30天评价疗效,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39例病例中3例因药物不良反应未服完1个疗程即中断治疗.36例可评价病例中,CR 3例(8.33%),PR 14例(38.88%),NC¨例(30.56%),PD8例(22.22%),总有效率47.22%.毒性反应主要为神经毒性、便秘和手足综合征.[结论]希罗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8.
散发性结直肠癌D10S1265位点的杂合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染色体上某特定位点遗传物质的丢失是肿瘤发生中的常见现象,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是结直肠癌形成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本实验通过对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D10S1265位点杂合缺失的研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荧光标记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D10S1265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PCR反应.PCR产物在ABI Prism 377自动荧光测序仪电泳3h,以GeneScan3.1和Genotyper 2.1软件进行扫描以及杂合缺失分析.其结果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D10S1265位点(10q24.3)的杂合缺失率是50.0%,肝转移的7例未发现LOH,无肝转移病例达58.97%(23/39,P=0.014),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另外,此位点的杂合缺失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13),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结论:D10S1265位点附近可能存在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有关的抑癌基因,此基因与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肝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99.
19例结直肠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直肠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外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3月首次治疗的19例结直肠GIST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重新复核并加以随访,分析手术切除的效果以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手术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0.0个月,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9.3%和69.4%.非扩大切除术者(即肿瘤局部切除和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与扩大切除术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核分裂和复发转移有关;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和复发转移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原则上行局部完全切除即可.  相似文献   
1000.
栝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为治疗胸痹心痛不得卧的常用方剂。原文云:“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阳不振,水饮结聚,痰浊壅阻,气机不通,而致心痛彻背,甚至不能平卧,故治以栝蒌薤白半夏汤。方中栝蒌用于宽胸豁痰,薤白辛温,以通阳宣痹,即《张氏医通》所说:“栝蒌性润,用以涤垢腻之痰;薤白臭秽,用以通秽浊之气,同气相求也。”半夏辛温,用以燥脾生之湿。方中白酒畅血行之滞。诸药相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