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8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292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814篇
内科学   4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31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23篇
综合类   2064篇
预防医学   529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950篇
  5篇
中国医学   128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我科自2004年11月~2006年7月,在局麻下采用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改良电针痉挛连续两次发作治疗重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使用YA型电针痉挛治疗仪 ,对 64例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连续两次发作 (试验组 )和单次发作 (对照组 )治疗 ,采用HAMD抑郁量表评分。结果 试验组临床显效率为 82 3 % ,对照组为 60 0 % ,试验组的疗效显著性地优于对照组 (χ2 =3 94,P <0 0 5 )。HAMD抑郁量表评定 :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均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分均值有显著差异 (t=5 .10 8,P <0 0 1) ;两组 4次发作治疗后总分均值比较试验组显效快于对照组 ;试验组的绝望感、认知障碍、迟滞因子分均值减低比对照组更明显 (P <0 0 1)。结论 改良电针痉挛连续两次发作疗法见效快、疗效好 ,无明显副作用 ,是治疗重性抑郁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3.
对173例支气管哮喘特异性脱敏治疗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显效为30.6%(53/173).有效为56.1%(97/173),无效为13.3%(23/173)。影响疗效的因素与病情的程度有关,而与年龄、病程、皮试阳性反应强弱及脱敏治疗前4个疗程内是否应用曲安缩松等无关。并对特异性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4.
200例择期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患者分二组;芬太尼17ug/kg静注(F组,n=100)、哌替啶1mg/kg静注。评价两种麻醉性镇痛药致Oddi括约肌痉挛的发生率,结果:8例病人造影剂不能通过Oddi括约肌、十二指肠不显影,胆总管下端显示“鸟嘴样”或“假结石”影像,后者3例病人胆总管探查阴性,静注纳络酮0.4mg后,全部病例造影剂顺利进入十二指肠。结论:硬膜外麻醉辅用小剂量芬太尼/哌替啶时Odd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效果,将26例前列腺增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频繁发作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导致膀胱痉挛性疼痛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第1组15例接受维拉帕米膀胱灌注治疗,第2组11例作为对照,不用任何可能影响下尿中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56.
参赭培气汤加味治疗贲门痉挛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圣明 《江苏中医》1997,18(2):18-18
  相似文献   
57.
针刺天突穴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应用天突穴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1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7~25岁3例,26~45岁4例,46~60岁6例。过敏性哮喘9例,慢性支气管哮喘2例,其它2例。治疗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沿胸骨柄的后缘(胸骨切迹上缘的内方凹陷中)刺入。操作:患者取坐位,用左手拇指轻轻将气管向后推,并嘱患者行针时不能咳嗽、呕哕。用2寸毫针以指切法,将食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痉挛(Modified Electrocnvulsive therapy,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给予次数的关系。方法将6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按治疗次数随机分为两组,进行MECT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治疗次数≥6次组,显效率为83.3%,次数〈6次组显效率为76.7%,两者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ECF安全性高,有一定疗效,与治疗次数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9.
应用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足内翻、下垂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常因患侧下肢痉挛、足下垂、足内翻等畸形,影响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我科运用电脑中频治疗仪作用于偏瘫下肢局部,增加其拮抗肌力量,同时结合偏瘫康复训练对上述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0.
偏瘫痉挛的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瘫是中风病最主要的功能障碍之一,直接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活动能力;随着病情的变化,又成为中风病最主要的后遗症状,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所以,偏瘫的恢复,是中风病治疗、恢复中的重要问题.针对偏瘫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多涵盖在中风病疾病研究的内容之中.康复医学从障碍的角度观察、研究问题,以康复医学的观点,偏瘫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症状,同时,它也是一种功能缺损,是一种可以做为独立研究对象的障碍,包括功能、能力及社会障碍.如果将偏瘫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中医药研究应该怎样选择切入点,还具有怎样的优势;或者从另一角度考虑,中风病的中医药研究是否有必要具体、细化到症状,太具体的研究是否不再能体现中医药整体治疗的特色,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