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7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35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28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03篇
综合类   1968篇
预防医学   69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89篇
  7篇
中国医学   431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对30例慢性肾衰升降失衡证患者按升降不及、升降反常分两组,用保元汤加大黄治疗,总有效率63.3%。同时测定红细胞膜 Na~ 、K~ -ATP 酶活性(μM/mg 蛋白·小时)和哇巴因抑制率(%)与30名健康人比较,两组酶活性分别降低71%、76%;抑制率分别降低31%、33%。其中16例治疗后酶活性均值分别由治疗前85.1、75.3,提高到219.9、185.9;抑制率均值分别由治疗前62.7、57.2,提高到77.2、70.2。临床症状好转,肌酐、尿素氮下降。表明细胞膜运转障碍与升降失衡证存在联系,中药对酶活性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家兔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动物模型并进行相关研究.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家兔置于特制低头位框架中,低头角度为45度,每天1次,每次5小时;对照组除不低头外余条件相同.12周后分别进行颈椎X线、颈后部红外热像图、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以及颈后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观察.结果 模型组颈椎X线改变积分值实验后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模型组与对照组颈后部红外热像图有明显差异;模型组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家兔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后出现颈部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失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电解质钾(K+)、钠(Na+)、氯(Cl-)、钙(Ca++)检测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与标本采集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498份患者急诊电解质,对其中36份存在采集质量问题的患者标本及时重新抽血,用于复查.结果:36份不合格标本中,其中惠者姓名与标本不符占8.3%(3/36);怀疑在输液处抽血,标本混有液体成份的占16.7%(6/36),K+、Ca++检测结果与重新送检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标本溶血导致K+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占75%(27/36),K+检测结果与重新送检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P<0.001).结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全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医、护、技各方面互相协作,杜绝标本采集的缺陷,才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及时可靠的检验报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聚丁二酸酯,对他们的结构和性能作了表征。发现聚酯存在多晶现象,其熔点有奇偶性变化规律。探索了由此系列聚酯与高氯酸锂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的结构和离子导电性。无机盐的加入提高了电解质的玻璃化温度但降低了聚酯的熔点及结晶度。聚酯电解质的晶体类似于聚酯,其无机盐主要溶解于聚酯的无定形区域。聚酯系列电解质的导电率也有偶奇效应,与熔点变化相反;熔点高的电解质导电率低,熔点低的电解质导电率高。电解质的导电率随温度改变而变化,在室温下电解质的导电率可达10~(-6)s/cm。高分子链上侧基的引入将大大降低电解质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6.
重度妊高征血浆内皮素与低氧及酸碱失衡的关系李春桃王德智周卓1潘丽丽1(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沈阳110003)关键词重度妊高征;内皮素;低氧血症;酸碱失衡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明显增高[1],其原因尚不清楚。本文检测重度...  相似文献   
17.
18.
人体经络静电荷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络静电荷检测基础上,研制了高灵敏微型电荷传感器系统。在112名正常自愿者的十二经脉五腧合穴和啼阳明胃经静电荷检测,发现正常状态下经络呈负电性(-7.87×10^-3--.61×10^-13C),经脉失衡度〈9.06%;而在病理状态下(胃疾患)454例,经脉负电性小于正常人,失衡度在足三里穴达24.09%,稳定性差。又以胃电图离度(CV)分析,正常人空腹时,CV〈20-30%。胃疾患者CV〉30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9年至今,收治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功能,了解这一方法的临床疗效、特点及中西药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机理。方法:经过临床长期治疗观察,举例进行中医学辨证和现代中药理论结合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症状群得以改善及血肌酐,尿素氮的下降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得以纠正。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显著,未出现危险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易接受,不加重经济负担,为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