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根据半夏与半夏伪品的气味指纹特征快速鉴别半夏及其伪品。方法:搜集半夏常见掺伪样品水半夏与天南星,并制备半夏不同比例的混合掺伪样品。采用电子鼻技术获取半夏及其不同种类与比 例的掺伪样品气味指纹图谱,依据传感器响应特征值,利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响应值数据进行分析,并加以鉴别。结果:半夏及其伪品在气味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PCA可明显区分半夏及其掺伪品,且随着半夏掺伪比例的增加其气味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其中水半夏掺伪品的电子鼻信息呈线性变化;DFA 模型累积方差总贡献率为100%,正确判别率不小于97%。结论:电子鼻技术可用于半夏及其伪品的快速鉴别,本研究可以为中药材的伪品鉴别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2.
孔繁瑶  邵露  胡慧华 《中国药房》2014,(19):1793-1795
目的:利用电子鼻方法准确、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的豨莶草。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产地豨莶草的称样量、孵化时间、粉碎粒度、孵化温度等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不同产地豨莶草电子鼻检测的最佳条件;再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豨莶草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及PCA识别模式。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及气味的科学化、标准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3.
温尊北 《广州医药》2003,34(1):18-20
目的:探讨电子鼻咽镜在鼻咽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准备行鼻咽活检的病人先后1%麻黄素收缩鼻甲、2%丁卡因行表面麻醉,然后用电子鼻咽镜从鼻前庭至声带各结构依次进行检查,选准活检部位,用活检钳咬取组织、固定、止血。结果:活检180个病人,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136例,鼻咽慢性炎症44例;鼻咽活检后需用止血针止血3例,其余病例经用麻黄素棉枝、棉塞填塞止血成功。结论:电子鼻咽镜下行鼻咽活检术比较安全、准确,是一种理想的活检方式。  相似文献   
94.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不同产地与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的川产益母草药材区分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药材,采用电子鼻获取各样品气味信息的传感器响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响应值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益母草样品PCA 区分指数值为82,DFA综合判别率97.96%;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样品PCA 区分指数值为84,DFA 综合判别率100%,区分与判别有效。结论:电子鼻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及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川产益母草药材的区分,可作为其气味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正品大黄和伪品大黄的气味指纹变化。方法通过电子鼻检测不同种类大黄样品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等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正品和伪品大黄样品经PCA和DFA分析后能明显分开。结论电子鼻结合PCA和DFA分析技术,可作为正品大黄和伪品大黄的快速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96.
基于电子鼻的中药材鉴别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德国Airsense公司制造的便携式电子鼻PEN3提取中药材挥发的气味信息来建立气味指纹图谱,以实现岭南道地药材的鉴别。方法:选取传感器稳定后的合适实验数据,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这两类模式分析方法识别苍术、佛手、高良姜、广陈皮、广木香、化橘红、香薷、徐长卿、阳春砂等9种岭南道地药材。结果:数据实验表明,采用LDA分析法的识别率达到100%。而采用PCA分析法时,图中每类样品主要呈带状分布,其集中度远不如LDA分析法,且香薷和阳春砂出现部分样本点交叉分布的现象。结论:采用电子鼻系统PEN3及LDA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鉴别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应用现代仿生技术阐释中药性味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子舌、电子鼻等仿生技术是判定滋味、气味等的客观方法,基于中药"五味"的滋味、气味内涵,对电子鼻、电子舌等仿生技术的工作原理、研究方法以及在中药性味物质基础的辨识,中药基原品种、产地、生长时期、储藏年限以及炮制工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本课题组对中药五味药性表征的实践,提出中药五味药性物质基础界定和表征的基本研究模式,为中药五味药性研究提供可参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8.
林高娟  刘陶文 《医学文选》2005,24(3):359-360
目的评价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方法在早期鼻咽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电子鼻咽镜对临床疑为早期鼻咽癌的67例患者进行鼻咽部检查,并在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病理活体组织检查。术前临床拟诊鼻咽癌分期为:Ⅰ期14例,Ⅱ期53例。结果67例可疑为早期鼻咽癌病例中,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的病理类型:鳞癌58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2例,淋巴瘤1例,结核1例,慢性炎症3例。确诊为鼻咽癌62例,重新修正鼻咽癌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52例。结论对临床上没有张口困难,舌根、口咽麻醉后无明显咽反射的早期鼻咽癌患者,推荐使用电子鼻咽镜引导的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法。  相似文献   
99.
用电子鼻、电子舌检测中西药物共同药效物质基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用中西药物治疗同一种病,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用电子鼻、电子舌可以检测中西药物的四气五味。方法用电子鼻、电子舌检测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5种中药、7种西药,分析其PCA和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检测12种中西药物具有共同相似的PCA和指纹图谱。结论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中西药物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用电子鼻、电子舌可以检测中西药物的宏观化学成分——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利用沉香和沉香曲气味的不同实现对两者的鉴别。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建立适合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对沉香和沉香曲的气味进行检测。将样品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利用训练组的电子鼻检测原始数据和归一化数据训练建立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和概率神经网络(PNN),以验证组正确率为指标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参数优化。结果:经参数优化后的3种不同人工神经网络对验证组沉香和沉香曲的识别正确率均可达100%。GRNN在不同数据预处理方式和不同参数条件下对验证组的正确率均达100%。结论:电子鼻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利用沉香和沉香曲气味的不同对两者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