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610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38篇
  4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91.
92.
中医肝证的变量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电子计算机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流行病学研究已广泛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但是以此方法研究中医证侯学却较鲜见,有的甚至迄今仍为空白。中医学仍袭用几千年以来的经验归类的方法,对证侯进行分类。为深入探讨中医证侯分类的客观规律,验证中医学传统理论的正确性,使之与现代科学接轨。我们应用流行病学和变量聚类分析的数理统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外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 78例肺部外周性病变患者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其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78例均获取足够合格的组织标本,穿刺成功率100%;72例经穿刺得以确诊,总确诊率92.3%(72/78),其中恶性病变52例,50例为穿刺证实;良性病变26例,其中穿刺证实22例.未能确诊的 6例,其中3例经手术后证实恶性病变2例、结核1例,另3例经试验性治疗后诊断为良性病变.并发症3例均为气胸.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肺部病变诊断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诊断准确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CT机已普及到中小医院。在CT设备中,球管是最昂贵的消耗部件,每个球管价格数十万元,厂家仅保证爆光4万次左右,球管成本占每次CT检查成本的较大比例。探讨延长CT球管寿命的方法,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建立肺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以期应用于临床实验研究。方法通过CT扫描、Unigraph-icsV18.0进行影像边界记录、定标等方法,按照点、线、面、体的顺序重建三维结构,采用CAD数据处理技术,输入相关的材料特性,构建肺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重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采用Uni-graphicsV18.0建立肺的实体模型并划分单元,分析在生理载荷下肺不同组成部分的应力分布。结论该研究为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为分析和研究各种情况下肺生物力学表现和为建立肺癌的运动模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6.
现代科技革命是以现代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现代地理学和天文学、系统科学为重点的全面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现代军工技术为重点的全面的新技术革命。从时间进程看,凡20世纪出现的科技革命事件和新科技应用事件,都属于现代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形成超大系统高新技术群和产业群,同时与新科学革命紧密结合,新科学革命是一个科学革命群体,它包括物理学革命、系统科学革命和天文学革命。现代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着自然、社会和人类的面貌,给人类带来空前伟大的现代新文明,现在已进入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时代。医学科学领域也不例外,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从细胞结构、生物技术、医学影像及循证医学的发展中可以体会到科技革命和思想的发展对医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报告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其中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Ⅰ~Ⅱ级星形细胞以低密度为主,一般无强化、无灶周水肿,肿瘤的恶性度增高,病灶内等密度成分增多,增强程度也增大,且灶周水肿范围增大,并提出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98.
棘波是癫痫脑电图诊断的重要依据,目前,我们专业工作者都能希望脑电地形图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手段来检测出棘波的特异性活动与分布定位,从而提高癫痫的诊断率。而生物学主张棘波的检测程序不能鉴别“真的棘波活动和假的”棘波现象,相反它是作为一种工具,运用这一工具,确立检测标准,依据参考数据取决适合各种检测和滤掉杂波的数值,而保证棘波检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查前肠道准备后,口服2.5%等渗甘露醇1 500~2 000ml,检查前20分钟肌注山莨菪碱10mg。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有MPR、VRT、MIP,对小肠充盈程度进行评价。结果:34例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小肠粘连CT表现异常23例(68.6%),其中小肠肠管粗细不均匀6例(26.1%);肠管增粗12例(52.2%);肠壁束带征5例(21.7%);腹部血管主要分支分级:I级23例(67.6%),II级6例(17.6%),III级5例(14.7%)。结论:CT小肠造影是新型、无痛苦、简便有效检查方法,可作为检查手术后肠粘连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术前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00例PTC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根据术后转移情况将其分为转移组(n=30)和未转移组(n=70)。术前均行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CT扫描,计算原发病灶CT值、净增CT值与标准化CT值,并对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转移组患者CT值、净增CT值和标准化CT值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组患者年龄≥50岁、多发灶、被膜侵犯、外侵犯所占比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被膜侵犯、外侵犯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TC患者原发病灶静脉期CT值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作用;年龄≥50岁、被膜侵犯、外侵犯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