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610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38篇
  4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系统工程是关于现代组织管理的一门学问。系统工程是它所需要控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运用系统的观点,以控制论、信息论、概率论为其方法论基础,并以电子计算机为运算手段,对系统实施管理,为此,本文作者把医院看作是一个系统,就如何建立和管好医院系统工程的主要框架作一些初线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报道67例肝细粒棘球蚴病的CT表现,其中包括单房性包虫囊肿32例、多房性包虫囊肿35例。囊肿有钙化42例,并发破裂/感染34例。作者认为本病最主要的CT表现为肝内有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阴影,CT值近于水。囊壁的显示及其钙化、子囊的存在,囊膜剥离征则具有特征性,可作为CT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作者探讨了本病CT表现的病理基础,并提出与肝囊肿、肝脓肿、坏死性或囊性肝转移瘤以及少见的肝内胆管癌和特殊的肝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15.
用参与建立数学模型的521例资料和307例没参与建立数学模型的病例资料验证电子计算机监护慢性肝病的程序。以病理学检查、或以3个月至3年的临床观察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254例临床诊断作为对照。验证结果表明(1)计算机监护优于临床诊断,(2)本程序敏感度高。  相似文献   
16.
半个多世纪以来,医学界对精神分裂症脑部形态结构的研究,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但由于研究方法和使用标准不一,其研究结果不尽一致。近20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MRI等,为研究精神分裂症脑部形态学改变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102例按临床分级标准GCS计分均小于10分为重型脑出血。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结果痊愈32例,自理26例,半自理24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死亡16例(15.7%)。头颅CT扫描是超早期手术必备条件,在血压平稳前提下,缓慢吸除血肿,综合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1例患者的临床与CT、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4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及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影像学表现为脑积水、脑室扩大、脑膜强化、血管周围间隙扩张等.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帮助早期诊断,确诊仍依靠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参数设置在优化低剂量胸腹部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本院行低剂量胸腹部CT扫描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选用GE 64排CT扫描仪开展检测,4组iCT管电流均设置为17 mAs,其中A、B两组均以Dose Right扫描,C、D两组固定管电流扫描,其中A组管电压120 kv、B组管电压100 kv、C组管电压120 kv, D组管电压100 kv,其余扫描参数4组均保持一致。比较4组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变化及辐射剂量。结果 A组、B组肺窗、纵隔窗、腰大肌iDose4、IMR图像质量评分高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肺窗、纵隔窗、腰大肌iDose4、IMR图像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iDose4图像SNR、IMR图像SNR高于C组、D组,A组iDose4图像SNR高于B组,A组DLP、ED高于B组、C组、D组,B组mGy、mSv低于C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  相似文献   
20.
PSA、SPECT骨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SA、SPECT骨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2例经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全部行血清PSA测定及全身骨显像,并对部分患者治疗后进行了随访.结果:前列腺癌组PS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良性前列腺疾病组;前列腺癌骨转移组PSA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72例前列腺癌初诊患者骨显像发现24例骨转移瘤,阳性率33.3%.结论:血清PSA与骨显像联检对前列腺癌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