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5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564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29篇
  5篇
中国医学   3931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刘宁  黄甡 《河南中医》2023,(1):28-32
黄甡教授认为,小儿湿疹病位在心、肝、脾、肺,外因为风、湿、热三邪蕴于皮肤,将小儿湿疹分为风热蕴肤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血虚风燥证4个证型。风热蕴肤证疏风散热,方用消风散加减治疗;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选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盛证健脾化湿,方用小儿化湿汤加味治疗;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方用土苓二术汤治疗;血瘀明显者,方用土苓二术汤加乌蛇荣皮汤加减治疗。自拟湿疹散、湿疹膏、五倍子油膏外用,常配合针灸、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02.
脊髓PTS尽管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其为患者带来的痛苦极大且又无有效治疗方法,以致用各种抗惊厥、止痛、镇静剂甚至用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亦难奏效。作者用自拟重剂芍药甘草汤加味煎液口服治疗本病,3例患者分别尽12剂、17剂、24剂而痊愈如初,且停药1个月后无复发,其中1例随访至今达13年,已恢复到生活自理则从未出现过PTS。本文并对PTS的诊断标准、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文献复习,还对重剂芍药甘草汤加味煎液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甘草对大鼠小肠移行性综合肌电(MMC)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平分为氨甲酰甲胆碱组和甘草组,用药前后检测小肠的电活动,以MMC活动周期、Ⅲ相持续时间为指标分析小肠电活动状态。另20只SD大鼠平分为正常组和甘草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肠嗜铬细胞及小肠神经系统(ENS)中5-HT的含量,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免疫染色强度进行定量测定。结果(1)甘草能抑制肌受体激动剂氨甲酰甲胆碱引起的十二指肠和空肠收缩反应,并能预防其收缩反应的发生;(2)甘草组与正常组比较,小肠嗜铬细胞和ENS中5-HT含量明显减少。结论(1)甘草对大鼠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抑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由M-受体介导的突触后抑制作用;(2)甘草通过抑制小肠嗜铬细胞分泌5-HT及降低ENS中5-HT的含量而对大鼠小肠MMC活动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4.
脾虎大鼠血浆中甘草甜素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吉化  王骊丽 《医学争鸣》2000,21(11):1430-1430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加味久药甘草口服液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用二硝基氯苯(DNCB)豚鼠皮肤试验,对组胺所致豚鼠局部反应,皮肤瘙痒反应及兔离体肠肌收缩,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并进行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与息斯敏对照疗效观察。结果: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能抑制DNCB所致的迟发性皮肤反应,能拮抗组胺所致的局部反应、皮肤瘙痒反应及肠肌收缩,并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提高其保护率,临床观察表明:加味芍药甘草  相似文献   
106.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重剂芍药甘草汤加味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观察对象均选择接受过西医系统、正规治疗或配合中药、针灸治疗达6个月以上而无显著疗效者,均给予单纯口服重剂芍药甘草汤加味煎液,用药时间量长以6周为限,进行治疗前后自身疗效量化对比。结果:治疗前痊愈,显效率为零,有效率为52.4%(22例),平均得分为4.05±1.01;治疗后痊愈率为66.7%(28例),显效率为21.4%(9例),有效率为11.9%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甘草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生产甘草甜素中存原问题,研究出一条甘草深加工,生产高纯度甘草甜素,同时得到黄酮类化合物的新工艺,为甘草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中试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银花甘草汤治疗药疹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经常可见因服用中药或西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以皮肤荨麻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轻则皮肤瘙痒,重则恶心,呕吐并伴有咳嗽、气短,烦躁不安等。我们使用银花、甘草为主辨证治疗过敏病例7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分别由服复方新诺明,复方草珊瑚含片,阿莫西林胶丸,急支糖浆引起。服药后数小  相似文献   
109.
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致皮疹1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患者 ,男 ,18岁。因乏困无力、肝功能异常 2周入院。体检 :体温 3 6.7℃ ,P 78次·min 1 ,R 2 2次·min 1 ,BP 12 0 80mmHg(1mmHg =0 .13 3kPa) ,神志清 ,精神可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无肝掌及蜘蛛痣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 :WBC 3 .79× 10 9·L 1 ,RBC 5 .45× 10 9·L 1 ,HBsAg(+ ) ,HBeAB(+ ) ,抗HBc(+ ) ,T BiL 13 .5 μmol·L 1 、DBiL 4.2 μmol·L 1 、ALT 2 2 1U·L 1 、AST 15 5U·L 1 。诊断 :病毒性肝炎 (乙型 )。入院后给保肝、降酶及抗病毒治疗。肌内注射干扰…  相似文献   
110.
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