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为治疗气滞血瘀症的基本方与代表方。近年笔者应用此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疾病,疗效较为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2.
浅谈王清任的瘀血理论特点及活血化瘀法的现代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霞 《国医论坛》2005,20(2):47-49
王清任是我国医学史上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实践家,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中,他重视解剖学,对我国的临床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王氏晚年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他的整个学术思想及其瘀血论治,都是在他“访验四十二年”之久才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3.
李晋育 《光明中医》2011,26(11):2302-2304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治疗原则,近年来对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工作,已广泛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如我国“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进展及日本“活血化瘀治则”的进展相对我国来说研究的更为深刻).因此近年来活血化瘀治则广泛应用干临床各科,尤其在心脑血管科及妇产科应用最为广泛.这是由于此治疗原则在临床上所发挥的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4.
《医林改错》方药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医学家王清任之《医林改错》,阐发气血理论,其方药临床实用性较强,治疗疑难病,常获较好疗效,笔者在临床中学习取得一定体会,列举病案4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2009-01~2010-02异位妊娠要求腹腔镜手术36例作为观察组,开腹手术治疗4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36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微创手术术中出血为(132.32±20.8)ml,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自行排尿时间(12.33±2.65)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0.65±2.83)h和下床活动时间(8.36±1.85)h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随着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器械的更新完善,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是非常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论王清任调气活血组方思想及在脑内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玫  王志丹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98-1800
<正>王清任调气活血组方的学术思想源于古代医学经典,但其在气血致病的病理机制、治疗原则和组方用药方面,突破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丰富了血瘀证的治疗方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1调气活血组方思想的渊源气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如《素问.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相似文献   
107.
笔者近二十余年来利用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的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并施以良好的护理方案,获得满意疗效。笔者多年来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谨守此道,疗效显著。急性期,祛风不可忽视关于中风之成因,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如仲景认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入人体,治疗重在祛风扶正。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则偏重内因致病。王清任在前人的基础上,另辟新途,认为"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并曰:"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然依此论多不为医者所重视,临床依法效之者亦甚少。笔者认为,补阳还五汤所治中风,必以  相似文献   
108.
张银柱  孛宝珍 《吉林中医药》2013,(12):1191-1193
清代医家王清任在论述肝脏时认为古人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肝的位置弄错了,肝的解剖位置明明在右胁,《黄帝内经》却认为是在左侧;二是肝的经脉走行是左右两条,却说肝居于左。其原因是王清任把中医学中实质性脏器与在活体上观察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虚似性脏器混淆了。肝为阴木,通春气而主升发、藏血、罢极之本,“藏居于内,形见于外”,通过外部表象可以推断肝经的多种病变,而这一理论基础来源于藏象经络学说。  相似文献   
109.
<正>民国时期堪称乱世,军阀混战,枭雄称霸,外患不断。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这一时期的不少名士在养生方面还是颇有研究的,其中一些经验值得借鉴。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先生(1893.10.18~1988.6.23)享年95岁,是民国名士中的老寿星。让人惊奇的是,少年时的梁漱溟并不喜欢运动,体质...  相似文献   
110.
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展、丰富了瘀血致病理论,拓宽了活血逐瘀法临床应用范围,其代表作《医林改错》不仅发挥了中医学气血理论,将补气与逐瘀有机结合,更创造性地发现热毒与瘀血共存、痹证有瘀血的病理现象的存在,及活血有利于回阳的临床治疗理念,开创了解毒与活血同用、回阳与化瘀结合的两大治疗法则的先河,创立了解毒活血汤、急救回阳汤;创新性地提出瘀血分部治疗的主张,首创划分疾病部位的方法,创立了通窍活血汤、会厌逐瘀汤、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下回逐瘀汤等,奠定了血瘀证治疗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