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3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45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65篇
内科学   546篇
皮肤病学   1065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2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2983篇
预防医学   748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2935篇
  47篇
中国医学   795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56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447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497篇
  2014年   814篇
  2013年   737篇
  2012年   804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通过5-脂氧合酶途径的代谢产物,是一种重要的脂质前炎症介质,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其受体和其调节剂的研究较多,白三烯调节剂治疗特应性皮炎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92.
特比萘芬口服联合联苯苄唑乳膏外用治疗足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癣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临床治愈率低,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公共卫生、大众健康均造成一定影响.笔者采用口服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联合1%联苯苄唑乳膏外用治疗足癣,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卤米松乳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年7月-2004年2月我们采用卤米松乳膏(商品名:澳能.香港澳美制药厂有限公司)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以仙特敏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对照组33例用,息斯敏治疗,结果示:治疗组痊愈率为45%,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率为21.2%,总有效率为69.1%,通过二组对照观察表明,仙特敏组疗效明显优于息斯敏组,经统计学检验,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95.
盐酸西替利嗪 (CetirizineHydrochloride)为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系羟嗪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我们于 2 0 0 1年 1月到 2 0 0 2年 1月采用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生产的西替利嗪片治疗一组慢性荨麻疹患者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 45例在我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为观察对象 ,其中治疗组 2 5人 ,对照组 2 0人。治疗组年龄 16~60岁 ,性别不限 ,病程 3月~ 7年 ,均符合四川省科技出版社《实用皮肤病性病手册》诊断标准 ,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与观察组均无显著差异 ,治疗采用仙特敏作为对照。上述观…  相似文献   
996.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的特应性皮炎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息儿女,12岁。出生后3个月息“婴儿湿疹”,至3岁时症状缓解。3岁起患“支气管哮喘”,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至6岁治愈。6岁起患“过敏性鼻炎”,10岁起全身反复起皮疹伴瘙痒,发疹轻时可自行缓解;出汗后瘙痒加重,外用及口服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后症状可缓解。外院诊断为“特应性皮炎(AD)”。2003年10月行过敏原检测示,对栎树、榆树、梧桐、柳树及三角叶杨  相似文献   
997.
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134例患分为两组,治疗组作真菌镜检及培养,A组口服特比萘芬0.25g,1次/d,连服7d,B组口服伊曲康唑0.2g,1次/d,连服7d;停药时、停药2周后复诊、作真菌镜检,判定疗效。结果:A组停药时及2周后有效率分别为79.4%,85.3%;B组停经时及2周后有效率分别为81.8%,83.3%,两组比较有效率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均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特应性皮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机体免疫异常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异性体质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AD患者存在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elpercell1/Thelpercell2,Th1/Th2)细胞功能失衡[1],即Th1功能下降和Th2功能亢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特异性过敏原皮肤试验以及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相应细胞因子:白介素(IL)-2和IL-4的表达,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AD发病的作用及价值,探讨引发AD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免疫治疗AD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问卷调查皮肤科和变态反应科门诊AD患者1…  相似文献   
999.
马拉色菌与特应性皮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微生物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并与疴隋的严重程度相关,马拉色菌即其中的一种。该文对马拉色菌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分布、抗原性质、与其相关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马拉色菌可能诱发该病,综述马拉色菌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体表分布、针刺反应试验、血清IgE水平、斑贴试验、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马拉色菌感染的治疗等方面对马拉色菌与特应性皮炎及其相关性的研究,从而为诊断和治疗特应性皮炎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